白茅根 【别名】茹根、地节根
适应症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可主治水肿、热淋、黄疸、胃热呕吐、肺热咳喘、血热出血等。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节明显,稍突起;味微甜。
【主要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茎匍匐,外覆鳞片;秆丛生,直立;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顶生。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节明显,稍突起;味微甜。
【功能主治】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可主治水肿、热淋、黄疸、胃热呕吐、肺热咳喘、血热出血等。
【用法用量】
煎服,15~30克;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尿多不渴者忌用。
【偏方妙用】
1、治病毒性肝炎:白茅根6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天1剂。
2、治急性肾炎:鲜白茅根40克,一枝黄花30克,葫芦壳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水煎服。
标签:


相关文章
-
-
-
-
-
-
-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其主要的入药部位为干燥的根茎部,其药效作用是非常多的。那么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8.6万 阅读
-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
白茅根,因其叶子形状如长矛,所以人们称之为“矛”;它的花和根是白颜色的,所以被称为“白茅根”。白茅根的芽、花、根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面就带大家具体了解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9.7万 阅读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