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别名】水泽、芒芋
适应症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可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证、遗精、呕吐、尿血等。
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块茎直径1-3.5厘米,或更大。花药长约1毫米,椭圆形,黄色,或淡绿色;瘦果椭圆形,或近矩圆形,种子紫褐色,具凸起。产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花较大,花期较长,可用于花卉观赏。亦可入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生长分布】
主产于福建、四川等地。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沼泽植物;地下有块茎,密生多数须根;叶片先端急尖或短尖,两面均光滑无毛;花茎由叶丛中生出,集成大型的轮生状圆锥花序。
【采收加工】
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粗皮,洗净,干燥。
【性状鉴别】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破折面可见多数细孔。
【功能主治】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可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证、遗精、呕吐、尿血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0克
【使用注意】
不宜与海蛤 文蛤同用。
【偏方妙用】
1、治脂肪肝:泽泻、郁金、虎杖、元胡、山楂各10克。水煎,代茶饮。
2、利尿消肿:泽泻15克。水煎,取汁煮粥。
标签:


相关文章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