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别名】毛慈菇、冰球子
适应症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可主治痈疽疔毒、瘰疬痰核、癜疲痞块、癫痫、淋巴肿瘤、蛇虫咬伤等。
【名称概述】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生长分布】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微辛。归肝、脾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通常1枚,顶生;叶片狭长圆形;总状花序;花偏向一侧下垂,玫瑰色至淡紫色;萼片和花瓣倒披针形。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
【性状鉴别】
基部有须根痕;中部有微突起的环节;断面略呈角质。
【功能主治】
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可主治痈疽疔毒、瘰疬痰核、癜疲痞块、癫痫、淋巴肿瘤、蛇虫咬伤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正虚体弱者慎用。
【偏方妙用】
1、治毒蛇咬伤:鲜山慈菇适量。捣烂,从伤口周围结肿的远端开始涂敷,逐渐近于伤处。
2、治牙龈肿痛:山慈菇适量。水煎,取汁漱口。


相关文章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