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别名】红蓝花、草红花
适应症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可主治血滞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癜瘢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扑损伤等。
【名称概述】
红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全国各地广有栽培。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生长分布】
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心、肝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表面有细浅槽纹;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
【采收加工】
夏季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或微火烘干。
【性状鉴别】
表面红黄色或红色;泡水后,水变金黄色,花不褪色。
【功能主治】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可主治血滞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癜瘢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扑损伤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偏方妙用】
1、治痛经:红花6克,鸡血藤24克。水煎,调黄酒适量服。
2、治逆经、咳嗽:红花、黄芩、苏木各4克,天花粉3克。水煎,空腹服。
相关文章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