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别名】水蜡烛、香蒲
适应症蒲黄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可主治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闭经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
蒲黄,中药名。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生长分布】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山东等地。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肝、心包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形态特征】
多年沼泽生草本;根茎匍匐,须根多;叶狭线形,半抱茎;花小,雌雄同株,集合成圆柱状肥厚的穗状花序。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
【性状鉴别】
黄色粉末;手捻有滑腻感;入水不沉。
【功能主治】
蒲黄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可主治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闭经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包煎;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使用注意】
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忌用;孕妇慎用。
【偏方妙用】
1、治产后瘀血刺痛:蒲黄、五灵脂各适量。共研成细粉,每次服2克,每日2次。
2、治血崩:蒲黄、黄芩各50克,荷叶灰25克。共研为末,每次服15克空腹时以酒调下。
标签: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