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别名】棒槌草、大头花
适应症夏枯草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可主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高血压等。
【生长分布】
夏枯草,中药名。其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可以清火明目,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作用。其为清肝、护肝“圣药”。专治目珠夜痛、头目眩晕。常见的凉茶夏桑菊源自清代名方,三味药均通肝经,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配方。1980年,星群药业采用独家保密工艺,在全国首创夏桑菊,如今已经家喻户晓,并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长分布】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性味归经】
性寒,味辛、苦。归肝、胆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茎,茎方形,带红色,被有向上的细毛;叶两面均有毛,基部叶有长柄;轮状花序密集成顶生,呈穗状。
【采收加工】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有白色粗毛;覆瓦状排列。
【功能主治】
夏枯草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可主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高血压等。
【用法用量】
煎服,9~15克;亦可熬膏服用。
【使用注意】
脾胃寒弱者慎用。
【偏方妙用】
1、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夏枯草、女贞子各10克,菊花5克。水煎服。
2、治颈淋巴结结核:夏枯草300克,水1200毫升。煎至七分,去滓,服食。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


相关文章
-
-
-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夏枯草作为中药在中国有着千余年的应用历史,民国《新本草纲目》称其为治凛疡之圣药;其全株都入药,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下面介绍一些夏枯草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8.3万 阅读
-
-
-
-
夏枯草的副作用与禁忌
夏枯草是一种很常见的茶品材料,不少人都有饮用,但还是要注意饮用夏枯草的副作用与禁忌,避免食用不当引起身体不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夏枯草的副作用与禁忌。19.1万 阅读
-
夏枯草功效作用
夏枯草是一味中药药材,夏枯草又称为麦夏枯,一般生长在一些湿地山沟中,人们通常将它用来泡茶喝,对人体具有很多功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夏枯草功效作用。18.2万 阅读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夏枯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它在自然界中也叫羊肠菜,夏枯草可以用来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清肝火、降血压、散结消肿等功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10.3万 阅读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