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别名】白芍药
适应症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的功效。可主治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耳鸣等。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生长分布】
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地,均系栽培。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
根粗壮,常呈圆柱形;茎无毛;叶柄较长;小叶片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数朵生于茎顶或叶腋,白色、粉红色或红色。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至透心,晒干。
【性状鉴别】
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断面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

【功能主治】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的功效。可主治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耳鸣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5克;大剂量15~30克。
【使用注意】
阳衰虚寒之证者忌用;反藜芦。
【偏方妙用】
1、治失眠:白芍、炙甘草、 炙枳实、 柴胡各3克。 研成细末, 白开水调服。
2、安心神:白芍、茯苓各10克,灵芝6克酸枣仁15克,远志9克。水煎,温服。
标签:
相关文章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