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 【别名】银胡、山菜根、土参
适应症银柴胡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可主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腹部膨大、口渴消瘦等。
【名称概述】
银柴胡是石竹科繁缕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5-30(-60)厘米,全株呈扁球形,被腺毛。主根粗壮,圆柱形。茎丛生,圆柱形。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聚伞花序顶生,具多数花。蒴果宽卵形,长约3毫米,比宿存萼短,6齿裂,常具1种子;种子卵圆形,褐黑色,微扁,脊具少数疣状凸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分布】
主产于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归肝、胃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
茎直立,节略膨大,密被短茸毛;叶无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萼绿色,边缘膜质;蒴果近球形,黑褐色。
【采收加工】
春、夏两季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鉴别】
顶端具“珍珠盘”(指银柴胡顶端有密集的小疣状突起);常有“砂眼”(指银柴胡表面不规则的圆形小凹孔)。
【功能主治】
银柴胡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可主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腹部膨大、口渴消瘦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
【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偏方妙用】
1、治骨蒸劳热:银柴胡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2克。水煎服。
2、治小儿疳积:银柴胡、栀子、黄芩、连翘各等份。水煎服。


相关文章
-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别名银胡,是一种常见中药材,来源于石竹科植物银柴胡,是这种植物的根,早在古代的《本草纲目》中对这种中药就有明确的记载。那么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10.3万 阅读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