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牛养生 > 中药库 > > 黄药子

黄药子 【别名】草药子、黄药、黄大戟、草黄药子、草黄药、牛耳、艾蒿子、艾黄药子

适应症主治泄泻,疝气,痈肿,风湿痹痛,疔疮,肿痛,口舌生疮,瘰疬,消渴,毒蛇咬伤,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白癜风等症。

名词解释

  黄药子,又称黄药,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其叶、茎、根均有药用价值。

别名

  又称草药子、黄药、黄大戟、草黄药子、草黄药、牛耳、艾蒿子、艾黄药子等。

生长分布

  黄药子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北、西北地区,还有东北地区的某些地区,并且品种十分多样。

形态特征

  黄药子的成草植物,茎、叶和根均可入药。茎枝粗壮,多分枝,略密被柔毛,茎和叶上除有显著的腺点,常有少许毛状分枝。叶互生,较大,羽状复叶,叶片宽卵形,稀三出,有时带粉红色,全缘,背面毛茸茸,叶脉掌状。花白色,有时可稍粉色。根黄褐色,块状,须根稀疏,较粗,可犁出20多公分以上。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主要来源

  主要以河北、山西、湖南、江西等地的药用种为原料。

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解毒止痒,拔毒化腐,活血止痛,止血止痢,止泻调经等。

功能主治

  主治泄泻,疝气,痈肿,风湿痹痛,疔疮,肿痛,口舌生疮,瘰疬,消渴,毒蛇咬伤,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白癜风等症。

食用方法

  黄药子可煎汤外服,也可以制成药粉、药片、片剂等外用药物,口服时应先将黄药子研磨成细末,再加入温水中冲服,宜粥剂或者芝麻汁加服,量不宜过多,一般每次2克左右。

注意事项

  黄药子有缓解过敏反应等功效,但也有改变药物代谢等副作用,故服用前务必先咨询医生,确保安全有效,并且应避免大量服用。

标签: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