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国药准字H44023635
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盐酸乙胺丁醇
1.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
1.对诊断的干扰:服用本品可使血尿酸浓度测定值増高;
做化疗痛苦吗
2024-07-18 15:09
胃癌化疗痛苦吗
2024-09-26 18:57
食管癌化疗很痛苦吗
2024-11-29 13:47
做增强CT痛苦吗
2024-07-30 20:26
做肠镜痛苦吗
2024-12-23 19:05
答
肌酸激酶(CK)是一种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的酶。当这些组织受损时,肌酸激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在心肌梗死后会明显升高,通常在胸痛发作后2-4小时开始上升,12-36小时达到高峰,并持续约2-4天恢复正常。这一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并及时进行救治。
2.骨骼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横纹肌溶解症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肌肉组织破坏,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3.脑血管疾病:在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中,肌酸激酶可轻度升高,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依据。
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极低。其升高通常意味着心肌细胞存在损伤或坏死。心肌肌钙蛋白高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及心脏功能异常的诊断和评估上。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
1、心肌损伤的诊断:常见于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其特异性较强,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
2.、心肌梗死的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钙蛋白的升高尤为明显。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3、心脏功能异常的评估:其升高程度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程度,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及指导治疗。
心肌肌钙蛋白的升高并非心肌梗死的绝对标志,其他一些非心肌梗死的情况也可能引起其升高,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肌酸激酶(CK)的一种亚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因此在评估心脏损伤时具有重要价值。当肌肉或心脏受损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血液浓度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
1.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时大量心肌细胞死亡,释放出大量的CK-MB。此外,心肌损伤会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分泌增多。
2. 脑部疾病:CK-MB主要来源于心肌,但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中,如惊厥、癫痫发作、脑梗死等也可能导致该酶水平升高。
3. 肌肉疾病:出现如重症肌无力、肌萎缩的邓肌肉损伤性疾病,同样会导致CK-MB升高。
4. 其他因素:如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热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间接影响肌肉或心脏功能,也可能导致CK-MB水平异常。
肌酸激酶(CK)是存在于肌肉和脑组织中的一种酶,当这些组织受损或炎症发生时,CK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检测时数值升高。肌酸激酶偏高的常见原因包括:
1.肌肉损伤:剧烈运动、拉伤、撞伤或其他肌肉创伤可能导致CK大量进入血液。
2.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时,心肌细胞受损,CK水平显著上升。此外,心肌炎或心肌病也可能引起CK增高。
3.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性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症或多发性硬化症也可能影响CK水平。
4.遗传性疾病:某些遗传性肌肉疾病,如杜氏肌营养不良,CK水平通常持续升高。
如果发现肌酸激酶偏高,建议及时就医。
答磷酸肌酸激酶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肌损伤:如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时,磷酸肌酸激酶会升高。 2.肌肉损伤:包括剧烈运动、肌肉萎缩、皮肌炎、外伤、手术等导致的肌肉损伤,也会引起磷酸肌酸激酶升高。 3.药物影响:使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调脂药物,可能导致磷酸肌酸激酶水平上升。 4.其他疾病:如脑梗死、颅脑外伤、酒精中毒等也可能引起磷酸肌酸激酶偏高。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