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夏至三更入伏是什么意思

2025-07-14  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夏至刚过,天气越来越热,你可能听过一句老话:“夏至三更入伏”。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节气俗语,其实它不仅关乎天气变化,还与我们的养生息息相关。那么,“夏至三更入伏”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为何如此重要?“夏至三更入伏”不仅是一个节气信号。...

  夏至刚过,天气越来越热,你可能听过一句老话:“夏至三更入伏”。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节气俗语,其实它不仅关乎天气变化,还与我们的养生息息相关。那么,“夏至三更入伏”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为何如此重要?

什么是“夏至三更入伏”

  “夏至三更入伏”是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说从夏至开始算起,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的日子,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开始了。“三更”在这里并不是指深夜的三更天,而是指“第三个庚日”。

夏至三更入伏是什么意思

  按照传统的干支纪日法,每年夏至之后出现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整个三伏天通常持续30到40天,是全年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间段。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

  1.清淡饮食、补水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适当饮用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解暑饮品。

  2.避免正午外出,注意防晒

  尽量减少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的户外活动,出门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打伞、涂抹防晒霜。

  3.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失眠,建议早睡早起,午间可小憩20-30分钟,有助于恢复体力。

夏至三更入伏是什么意思

  4.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锻炼,如散步、瑜伽、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过度出汗和体力透支。

  5.中医调理,祛湿健脾

  可以通过艾灸、刮痧、拔罐等方式驱寒除湿,也可服用一些中药茶饮,如薏仁水、茯苓茶等,帮助调理身体。

  “夏至三更入伏”不仅是一个节气信号,更是提醒我们进入了一年中最需要注重养生的阶段。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才能健康度过炎炎夏日。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