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晚上睡觉也可能中暑。虽然夜晚气温通常比白天低,但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人体散热受阻,就可能导致中暑发生。夜间中暑多为轻度或中度中暑,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异常、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要紧急就医。...
盛夏时节,即便在夜间,高温也依然可能威胁健康。不少人认为“白天才会中暑”,其实不然。晚上睡觉时如果环境闷热、通风不良,同样可能发生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或体质较弱的人群更需警惕。了解夜间中暑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安然入睡、健康度夏。
晚上睡觉也可能中暑。虽然夜晚气温通常比白天低,但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人体散热受阻,就可能导致中暑发生。夜间中暑多为轻度或中度中暑,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异常、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要紧急就医。
1.室内温度过高
若卧室没有空调或风扇,且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室温升高。
2.湿度大
在南方地区,即使气温不算特别高,但空气潮湿,汗水难以蒸发,身体无法有效降温。
3.穿着不当
睡觉时穿太多或盖太厚的被子,阻碍汗液蒸发和体表散热。
4.饮水不足
白天饮水不足,夜间出汗后更容易脱水中暑。
5.基础疾病影响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更容易中暑。
1.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夜间室内温度较高,容易导致中暑。建议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以通过适当开窗或使用电风扇、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将室温控制在26℃左右最为适宜,既能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又能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中暑风险。
2.选择透气衣物与寝具
选择合适的睡衣和寝具对预防夜间中暑比较重要。睡衣应尽量选择棉质、宽松的款式,这些材质透气性好,能够帮助身体散热。床单和被套也应选用吸汗、透气的材质,如纯棉或亚麻。
3.睡前适量饮水
夜间睡眠过程中,人体可能会因出汗而失去大量水分,导致脱水。因此,睡前可以饮用一杯温水,帮助补充水分,防止夜间因出汗而脱水。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多水,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4.避免饮酒
酒精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速水分流失,增加夜间中暑的风险。因此,睡前应避免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如果需要放松,可以选择饮用一些不含酒精的饮品,如温牛奶或花草茶,这些饮品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夏天不仅要防白天酷暑,也要警惕夜晚的中暑风险。科学调节睡眠环境,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