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气温较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人体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中暑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威胁健康,所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中暑?哪些人群更需要注意预防中暑?预防中暑需要从出行、饮水、环境等方面做好措施。...
夏季气温较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人体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中暑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威胁健康,所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中暑?哪些人群更需要注意预防中暑?
1、在出行方面
尽量避开正午等高温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比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同时穿着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减少热量吸收。
2、在饮水方面
要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适当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在环境方面
室内要保持通风,可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温度,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定时到阴凉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很多老年人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温容易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增加中暑的风险。这类人群在夏季要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同时要按时服药,关注身体变化。
2、婴幼儿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身体的散热能力较弱,并且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婴幼儿穿过多的衣服,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外出时做好防晒,及时给婴幼儿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
3、户外作业人员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作业人员,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身体持续受到高温的影响,出汗量大,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快,是中暑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利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作业,工作间隙到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4、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人,身体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弱,高温环境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影响身体的散热和代谢,从而增加中暑的可能性。这类人群要严格遵循医嘱,做好日常护理,夏季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
预防中暑需要从出行、饮水、环境等方面做好措施。而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原因更易中暑,更要加强预防,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