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气温居高不下,在高温环境中活动或停留过久,很容易遭遇中暑。中暑后身体会发出各种“信号”,但很多人对这些信号不够了解,可能延误处理。那么,中暑有什么症状表现?出现中暑症状后该怎么做?总之,中暑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夏季气温居高不下,在高温环境中活动或停留过久,很容易遭遇中暑。中暑后身体会发出各种“信号”,但很多人对这些信号不够了解,可能延误处理。那么,中暑有什么症状表现?出现中暑症状后该怎么做?
中暑的症状表现会随着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先兆中暑时,人会感到口渴、头晕、头痛,同时伴有多汗、全身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动作也会变得有些不协调,体温通常正常或略微升高;进入轻症中暑阶段,体温会上升到38℃以上,除了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等情况;若发展为重症中暑,症状会更为严重,热痉挛患者会出现肌肉阵发性痉挛,多发生在四肢、腹部等部位;热衰竭患者会有头晕、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而热射病患者体温会骤升至40℃以上,伴有无汗、皮肤干燥灼热、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立刻离开当前的高温、高湿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比如室内有空调或风扇的区域,或者树荫下。避免继续暴露在酷热环境中,防止身体吸收更多热量,加重不适。
2、采取降温措施
转移到合适环境后,要及时为身体降温。可以解开衣领、袖口等束缚,促进身体散热;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风扇对着身体吹,但要注意不要直吹头部,避免受凉。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中暑时身体会因出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此时可以少量多次地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补充身体所需。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呕吐,每次喝100-200毫升即可,间隔一段时间再喝。若已经出现呕吐症状,暂时不要强行饮水,待症状缓解后再少量补充。
4、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在处理过程中,要留意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逐渐减轻,比如头晕缓解、体温下降,说明情况在好转;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意识模糊、呕吐不止等现象,要立即拨打120,尽快送医治疗。
中暑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掌握这些表现能及时发现异常。出现症状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能有效缓解不适,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