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2025-07-18  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尽量避开气温最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若因事必须出门,要规划好路线,多选择有遮阳的地方行走。同时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进行爬山、跑步等剧烈运动,若进行户外活动,应定时停下休息,到阴凉处降温。...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尤其是在三伏天里,中暑成为夏季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中暑不仅会导致头晕、乏力,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对老人、小孩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来说,更需提高警惕。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预防中暑呢?

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1.科学安排出行与活动

  尽量避开气温最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若因事必须出门,要规划好路线,多选择有遮阳的地方行走。同时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进行爬山、跑步等剧烈运动,若进行户外活动,应定时停下休息,到阴凉处降温。

  2.做好防晒与穿着搭配

  外出时,佩戴宽边遮阳帽、太阳镜,裸露的皮肤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射。穿着上选择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亚麻材质衣物,颜色以浅色为宜,这样能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便于身体散热。

  3.及时补充水分与营养

  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以100-200毫升为宜,可选择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电解质。饮食上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类,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散热。

  4.保持环境凉爽与通风

  在室内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开启空调或风扇,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对没有空调的环境,可在地面洒水或放置冰块,通过蒸发降低室内温度,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不通风的空间。

  5.备好防暑药品与应急措施

  家中和随身携带的包里可准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药品,了解其使用方法,在出现头晕、胸闷等轻微不适时及时使用。同时,要了解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一旦出现,立即采取降温措施,避免症状加重。

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中暑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部分老年人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服用的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身体排汗功能,增加中暑风险。因此,老年人夏季应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家人要多关注其身体状况,提醒及时补水。

  2.婴幼儿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身体产热快但散热能力弱,且无法自主表达口渴或不适。家长在夏季要注意不要给婴幼儿穿过多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外出时做好防晒,定时喂水,观察是否有烦躁、哭闹、面色发红等中暑前兆。

  3.户外作业人员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作业人员,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持续产热,容易导致热量积累。这类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遵循“做两头、歇中间”的原则,在高温时段适当休息,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和饮用水,工作间隙及时到阴凉处降温。

  4.慢性病患者

  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身体代谢存在异常,血液循环和散热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对高温的耐受性较低。这类患者夏季要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身体指标,减少高温环境暴露时间,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预防中暑需要从生活细节入手,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尤其是特殊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才能在炎热的夏季有效避免中暑,保障身体健康。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