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就容易引发中暑。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有可能受到中暑的影响。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中暑的症状,在身体出现异常时没能及时识别,从而耽误了处理时机。因此,知晓中暑的症状十分重要。...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就容易引发中暑。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有可能受到中暑的影响。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中暑的症状,在身体出现异常时没能及时识别,从而耽误了处理时机。因此,知晓中暑的症状十分重要。那么,中暑有哪些症状?中暑后不宜做的事有哪些?
1、体温升高
体温会出现明显上升,通常会超过38℃,同时皮肤会变得滚烫、发红,部分人可能几乎不出汗或者出汗量很少。
2、头部不适
会有头晕、头痛的感觉,整个人显得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行动。
3、身体乏力
全身感觉没有力气,四肢发软,活动时会觉得疲惫不堪,不想进行任何体力活动。
4、肠胃不适
可能会出现恶心的症状,有些还会伴随呕吐,同时食欲也会下降,对平时爱吃的食物也没有兴趣。
5、严重表现
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高热不退(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抽搐等危险症状。
1、不宜大量饮用冰水
中暑后身体处于高温状态,大量饮用冰水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导致血管突然收缩,引发不适。
2、不宜立即进食油腻食物
中暑后肠胃功能较弱,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
3、不宜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
酒精挥发速度快,会使体表温度迅速下降,但可能会刺激皮肤,还可能通过皮肤被吸收,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4、不宜强行让患者进食
中暑时患者可能没有食欲,强行进食会让肠胃承受额外压力,不利于身体恢复,应在身体稍微缓解后再少量进食。
5、不宜忽视严重症状硬扛
若出现高热、昏迷等严重症状,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硬扛,需立即就医,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了解中暑的症状,能让我们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判断是否中暑;知道中暑后不宜做的事,可避免因错误行为加重身体不适。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面对中暑时更从容地应对,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