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选择阴凉处行走,缩短在烈日下的停留时间。户外活动时,每半小时至一小时到阴凉处休息一次,避免剧烈运动,降低身体产热速度,减少中暑风险。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三伏天高温难耐,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暑。重度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危机,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却只知道送医院,忽略了最关键的现场急救。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1.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第一时间把患者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树荫下、室内或使用遮阳伞等工具降温,避免阳光直射。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重度中暑属于急症,即使进行现场急救,也应尽快联系120,由专业医护人员接手治疗。
3.快速物理降温
脱去多余的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尤其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加强冷敷。也可以用电风扇吹风辅助散热,但不要直接用空调冷气对着吹,以免引发其他不适。
4.保持空气流通并让患者平躺
确保周围空气畅通,解开衣领,帮助患者平躺,并将双脚抬高约15厘米,促进血液回流,防止晕厥。
5.不要随意给患者喝水
患者意识不清时,切勿强行喂水,以防呛咳或误吸。如果患者清醒且能吞咽,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
1.合理规划外出与活动
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选择阴凉处行走,缩短在烈日下的停留时间。户外活动时,每半小时至一小时到阴凉处休息一次,避免剧烈运动,降低身体产热速度,减少中暑风险。
2.科学补水与补充营养
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2升,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补充出汗流失的盐分。饮食上多吃富含水分的蔬果,如西瓜、黄瓜、冬瓜等,同时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身体耐热能力。
3.做好防晒与穿着适宜
外出时佩戴宽边帽子、太阳镜,涂抹SPF值30以上的防晒霜,减少皮肤直接受阳光照射的面积。穿着宽松、透气、浅色的棉质衣物,棉质面料吸汗性好,利于散热,浅色衣物能反射阳光,避免吸收过多热量。
4.改善环境与保持休息
室内保持通风,可使用风扇或空调调节温度,空调温度设置在26-28℃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不少于7小时,睡眠不足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中暑几率,中午可适当午休,恢复体力。
中暑是夏季常见但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尤其是重度中暑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在黄金时间内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