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适用于轻度中暑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肠胃症状的人群,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注意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驾车、高空作业者及酒精过敏者选无酒精剂型,儿童、孕妇需遵医嘱使用。适合中暑后头晕、头痛、腹痛、轻度脱水者。...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热量蓄积易引发中暑,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不适,严重时威胁健康。很多人想知道:中暑喝什么药?中暑用药需按症状轻重选择,核心是快速缓解不适、补充电解质。
1.藿香正气水
适用于轻度中暑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肠胃症状的人群,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注意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驾车、高空作业者及酒精过敏者选无酒精剂型,儿童、孕妇需遵医嘱使用。
2.十滴水
适合中暑后头晕、头痛、腹痛、轻度脱水者,尤其对贪凉引发的“阴暑”效果明显,可健胃祛暑。因含樟脑,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用,成人需按说明书控制用量,避免刺激肠胃。
3.口服补液盐
中暑时大量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引发乏力、心慌,口服补液盐能快速补充水分和钠、钾,维持水盐平衡,适合轻度至中度中暑伴脱水者。需按说明书冲调,忌用饮料稀释,避免浓度不当刺激肠胃。
4.仁丹
适用于中暑初期头晕、胸闷、口臭者,含薄荷脑、冰片等成分,能清暑开窍,可随身携带含服。婴幼儿、孕妇慎用,对成分过敏者禁用。
1.科学补充水与电解质
少量多次饮水,每次150-200毫升,可在水中加少量食盐,或喝淡盐水、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减轻心脏和肠胃负担。
2.避开高温时段活动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气温最高,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打伞,穿宽松透气浅色衣物,避免暴晒;高温环境下不做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每30分钟到阴凉处休息降温。
3.改善室内降温条
室内保持通风,用风扇、空调降温,空调温度设为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高温作业者需配备降温设备,定期到阴凉处休息,不长期待在密闭高温空间。
4.调整饮食与作息
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西瓜、黄瓜等含水分多的蔬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忌辛辣、油腻、高糖食物;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增强身体耐热能力。
若中暑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仅靠药物延误治疗。做好预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中暑风险,安全度过高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