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气候多变,人体容易出现内热、口干舌燥、便秘等“上火”症状,本质是体内阴阳失衡、湿热积聚。此时,一种常见又低调的食材——马蹄(荸荠),就成了天然的“清道夫”。它味甘性寒,既能生津润燥,又能清热化痰,特别适合调理因内热引起的不适。 ...
气候多变,人体容易出现内热、口干舌燥、便秘等“上火”症状,本质是体内阴阳失衡、湿热积聚。此时,一种常见又低调的食材——马蹄(荸荠),就成了天然的“清道夫”。它味甘性寒,既能生津润燥,又能清热化痰,特别适合调理因内热引起的不适。那么,马蹄究竟如何帮助我们恢复体内平衡?该怎么吃才最有效?
从中医角度看,马蹄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化痰消积三大功效。现代营养学也发现,马蹄富含水分(高达90%以上)、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多种植物活性物质,低热量、低脂肪,是典型的“清补”食材。

当人体出现以下“失衡”信号时,适量食用马蹄可起到调理作用:
1.内热旺盛: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烦口渴。马蹄性寒,能中和体内实热,缓解上火症状。
2.津液不足:秋冬干燥或高热后,常感口干舌燥、小便短黄。马蹄汁水丰盈,可迅速补充津液,润燥止渴。
3.痰热咳嗽:痰黄黏稠、咽喉不适者,马蹄有化痰清肺之效,尤宜与梨搭配煮水。
4.消化不良:饭后腹胀、食欲不振,马蹄中的粗纤维促进肠蠕动,助消化、通便排毒。
1.生吃或榨汁
马蹄洗净去皮后可直接生吃,清热效果最强,适合上火初期人群,能快速缓解口干、咽痛。也可搭配梨、甘蔗加水煮成“马蹄甘蔗水”,减弱寒性的同时保留清热作用,口感清甜,还能养胃降火,适合多数人饮用。

2.煮汤
常做“萝卜马蹄排骨汤”,将萝卜、去皮马蹄与排骨一同炖煮1-1.5小时。此汤既保留马蹄的清热功效,又因排骨和萝卜中和部分寒性,温和不刺激,适合老人、小孩及有轻度内热的人群,营养丰富且易消化。
3.炒菜
推荐“木耳炒马蹄”,马蹄去皮切片,与泡发的木耳一同快炒,加少许盐调味。菜品清爽脆嫩,马蹄的清甜搭配木耳的爽滑,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润肠通便,尤其适合冬季久坐、有便秘困扰的人群。
4.煮粥
煮“当归荸荠薏米粥”时,将当归、去皮荸荠、薏米与大米同煮至软烂。当归活血,薏米利湿,搭配荸荠清热,兼顾多种功效,适合湿热体质且伴有月经不调的女性,温和调理身体,口感也较软糯。

1.脾胃虚寒者
脾胃虚寒者,如经常腹泻、怕冷、腹部冷痛的人,需少吃马蹄。因马蹄性寒凉,生吃易加重体内寒气,可能导致腹泻次数增多、腹痛加剧。若想吃,建议彻底煮熟后少量食用,以减弱寒性,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马蹄的摄入量。马蹄含糖量不低,每100克约含12克糖,过量食用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稳定。若食用,需计入每日总糖分摄入,每次不超过5颗,并相应减少其他主食或甜食的量。
3.过敏体质者
过敏体质者食用马蹄需格外谨慎,极少数人可能对马蹄中的植物蛋白或成分过敏。首次食用时,应先取少量尝试,观察1-2小时,若出现皮肤瘙痒、红疹、腹痛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食,情况严重时及时就医。

马蹄生长于泥水中,表皮易携带寄生虫或细菌,务必彻底削皮并清洗干净,不建议生吃未处理的马蹄马蹄不是万能药,但它是一味平价又有效的“食疗良品”。在体内出现热盛、津伤、痰阻等失衡状态时,合理食用马蹄,能帮助身体重回清爽平衡。记住:对症吃、适量吃、会搭配,才是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