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正式登场。此时气温骤降,人体容易受寒,免疫力下降,不少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易感冒、关节酸痛等问题。怎样才能在寒冬中保持身体温暖,增强抵抗力?其实,保暖不只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更需要从作息、运动、饮食等多方面。...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正式登场。此时气温骤降,人体容易受寒,免疫力下降,不少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易感冒、关节酸痛等问题。怎样才能在寒冬中保持身体温暖,增强抵抗力?其实,保暖不只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更需要从作息、运动、饮食等多方面科学调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即使不依赖暖气,也能由内而外暖起来。
中医讲“寒从脚起,冷自背生”,脚和背是冬季最需保护的两个部位。
1.背部要暖
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域,主管抵御外邪。一旦受寒,容易引发感冒、老慢支、心脑血管疾病复发。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建议穿一件贴身的棉质或羽绒背心,形成“保温层”,有效防止寒气入侵。
2.脚部要热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差,脂肪薄,极易发冷。长期脚冷可能引起腹痛、月经不调、免疫力下降。每晚用40-50℃温水泡脚15-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帮助入睡。同时选择保暖透气的棉袜和合脚的鞋子,避免过紧影响血流。

1.早睡晚起,养藏阳气
冬季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有助于积蓄能量,保护肾阳,提升抗寒能力。
2.坚持通风,空气清新
很多人冬天紧闭门窗,结果室内空气浑浊,细菌滋生,反而容易感冒。建议每天早、中、晚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3.适度运动,微微出汗
冬季不宜剧烈运动,但也不能久坐不动。推荐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锻炼方式,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肌肉拉伤;运动后及时穿衣,防止着凉。

1.常吃板栗补暖
立冬可多吃板栗,其富含钾元素与膳食纤维,钾能帮助稳定血压,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二者结合能改善身体循环,减少因循环不畅导致的怕冷问题,可直接水煮或煮粥,暖身又饱腹。
2.食用紫菜助代谢
紫菜含丰富维生素B12与不饱和脂肪酸(如DHA),维生素B12能活跃神经,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身体代谢,尤其适合立冬后怕冷、易疲劳的人群,可用来做汤或凉拌,轻松补充营养、助力暖身。
3.喝热饮驱寒补气
立冬可适量饮用姜茶、红枣桂圆汤等热饮,姜茶能驱寒暖体,红枣桂圆汤可补气养血,二者均能从内部为身体供暖,缓解冬季手脚冰凉,每天喝一杯,既能保暖又能补充能量,提升身体抗寒力。

真正的保暖,是从生活习惯入手的系统工程。护好背脚、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四管齐下,才能让身体自带“恒温系统”,轻松度过寒冬。这个冬天,别再只靠暖气了,从今天开始,让自己真正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