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总以为是上火或牙刷太硬,不以为然。其实,牙龈出血不仅是口腔问题的信号,更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征兆。它就像身体的“红色警报”,提示你可能已有牙周炎、糖尿病甚至肝病等潜在健康风险。别再忽视这小小的出血现象。 ...
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总以为是上火或牙刷太硬,不以为然。其实,牙龈出血不仅是口腔问题的信号,更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征兆。它就像身体的“红色警报”,提示你可能已有牙周炎、糖尿病甚至肝病等健康风险。别再忽视这小小的出血现象,及时了解原因,才能防患于未然。
1.牙龈炎
这是最常见原因,多因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充血红肿。刷牙、咬硬物时易出血,伴随牙龈瘙痒、口臭,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牙周炎,进一步损伤牙周组织。

2.牙周炎
牙龈炎未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牙周炎,除牙龈出血外,还会出现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炎症加重时,出血可能更频繁,甚至自发性出血,需专业牙周治疗干预。
3.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牙龈自发性出血,且出血不易止住,常伴随皮肤瘀斑、乏力;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也可能因血管病变或抵抗力下降,加重牙龈出血。
4.其他疾病影响
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牙龈脆弱易出血,伴随口腔溃疡、皮肤干燥;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会降低凝血能力,增加牙龈出血风险;牙龈肿瘤等少见疾病,也可能以牙龈出血为症状。

1.规范口腔清洁
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45°角对准牙龈沟),每次刷牙3分钟,每天2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残渣,避免用力刷出血部位。暂时停用硬毛牙刷或电动牙刷强力模式,减少牙龈刺激。
2.及时就医检查
若出血频繁、出血量多或伴随牙齿松动、皮肤瘀斑等,需尽快到口腔科检查,排查牙龈炎、牙周炎,必要时做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避免延误病情。
3.调整饮食与习惯
暂时避免辛辣、过烫、坚硬食物,减少对牙龈的摩擦和刺激;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增强牙龈抵抗力;戒烟限酒,避免烟酒加重牙龈炎症,促进牙龈恢复。

4.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血糖稳定,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服用抗凝药者,若牙龈出血严重,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平衡治疗与口腔健康。
牙龈出血不是小事,它可能是口腔在“喊疼”,也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从今天起,重视每一次刷牙时的出血,及时干预,守护的不仅是牙齿,更是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