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从小到大,“眼保健操开始——”这句广播声几乎伴随每个中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几十年来,我们被教导做眼保健操能预防近视、缓解疲劳。但随着近视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套做了几十年的操,到底有没有用?是科学护眼,还是形式主义? ...
从小到大,“眼保健操开始——”这句广播声几乎伴随每个中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几十年来,我们被教导做眼保健操能预防近视、缓解疲劳。但随着近视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套做了几十年的操,到底有没有用?是科学护眼,还是形式主义?今天,我们就说清楚——眼保健操,究竟值不值得坚持。
有,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很多人以为眼保健操能“治疗”近视,甚至让度数下降,这其实是误解。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眼保健操可以逆转或消除真性近视。它的真正作用,在于缓解视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让眼睛短暂休息。
特别是在长时间看书、看屏幕后,认真做一遍眼保健操,能帮助睫状肌放松,减轻眼睛酸胀、干涩等不适感。这种“休息+按摩”的组合,对预防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发展有一定辅助作用。

1.缓解视疲劳
中医认为“久视伤肝”,现代医学也证实,长时间盯着近处会使眼内肌肉持续紧张。眼保健操通过按压睛明、四白等穴位,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放松睫状肌,起到类似“闭眼远眺”的效果。
2.培养护眼意识
每天定时做操,其实是一种行为提醒——让孩子们养成“用眼一段时间就要休息”的习惯。比起动作是否标准,这种规律性的暂停更有意义。
3.心理放松与仪式感
闭目静心、深呼吸等环节,不仅能舒缓眼部压力,还能调节情绪,特别适合课业繁重的学生群体。

1.按压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凹陷处,双手拇指指腹对准穴位,其余手指自然放松贴于面部。以适中力度按压,按压时微微用力下沉,停留1-2秒后松开,重复8-10次,动作连贯轻柔,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2.揉捏四白穴
四白穴在眼眶下方凹陷处(正视时瞳孔正下方),双手食指指腹按住穴位,以打圈方式轻柔揉捏。揉捏幅度适中,速度均匀,每次10-12圈,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热为宜,能放松眼周肌肉,改善眼部酸胀。
3.按摩太阳穴+轮刮眼眶
双手拇指按在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凹陷处),食指弯曲,用指腹从内眼角沿眼眶下方刮至外眼角,再沿眼眶上方刮回,重复6-8次。按摩太阳穴时力度轻柔,轮刮时避免压迫眼球,可舒缓眼部神经。

1.做好卫生准备
做操前务必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细菌、污垢接触眼部,引发结膜炎、麦粒肿等感染。指甲需剪短磨平,防止划伤眼周皮肤或戳伤眼球,确保操作过程卫生安全。
2.控制力度与时长
动作力度以“酸胀感适中”为度,避免用力过猛按压穴位,以免损伤眼周血管或肌肉;整套操时长控制在5-8分钟,不宜过长,每天1-2次即可,过度按摩可能加重眼部疲劳。
3.明确适配与禁忌
适合长时间用眼人群(如学生、上班族)日常护眼,但若眼部有急性炎症(如结膜炎)、外伤、青光眼等疾病,或佩戴隐形眼镜时,不宜做操,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适,需遵医嘱护理。

眼保健操不是“神操”,也不是骗局。它像刷牙一样,是一种基础的眼部保健习惯。只要方法正确、不迷信其疗效,配合良好的用眼环境和生活方式,它依然是值得坚持的护眼小帮手。与其争论“有没有用”,不如教会孩子——会休息的眼睛,才不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