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蘽 【别名】覆盆、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莓、寒藨
适应症具有补肾益精,缩尿之功效。常用于头目眩晕,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蓬蘽,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补肾益精,缩尿之功效。常用于头目眩晕,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生长分布】
生于海拔1500m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温。归肝、肾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
【形态特征】
灰白毛莓,又名灰绿悬钩子。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5-3cm;托叶三角状,深条裂;叶片近圆形或广卵形,长宽各约4.5-8(-11)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茸毛;花萼5裂;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直径达1.4cm,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功能主治】
具有补肾益精,缩尿之功效。常用于头目眩晕,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偏方妙用】
1、治阴火动眩晕者:蓬蘽(炒)、人参、白术、当归、黄芪各二钱,怀熟地二两。水煎,频频服之。
2、治虚极欲倒,如坐舟车,真阳不足,上气喘气,气短自汗而眩晕,手足冷,脉沉细:蓬蘽(炒)、人参、大附子(童便制)各三钱,肉桂二钱,甘草一钱。煎服。
标签:


相关文章
-
蓬蘽的功效与作用
蓬蘽是一种蔷薇科灌木,其果实汁水多、适口性好,与刺莓果实有些相似。蓬蘽的全株和它的根都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今天,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蓬蘽的功效和作用。13.1万 阅读
专家科普视频推荐精选问答
常见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