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医生入驻 免费问医生

小儿利斯特菌病

利斯特菌病又译为李司特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或译为单核细胞性利斯特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多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发病。

目录
1.小儿利斯特菌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小儿利斯特菌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小儿利斯特菌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4.小儿利斯特菌病应该如何预防 5.小儿利斯特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小儿利斯特菌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小儿利斯特菌病的常规方法

1小儿利斯特菌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利斯特菌为革兰氏阳性,不耐酸,无荚膜,无芽胞,能活动的兼性厌氧杆菌。只有溶血性利斯特菌可引起人类和家畜及野生动物患病。本病通常因饮食污染的奶制品和生的蔬菜而感染。直接接触也可引起感染。在屠宰过程中感染动物可将本病传给屠夫和屠宰场工人。免疫功能不全者容易发生感染。

2小儿利斯特菌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小儿利斯特菌病早发型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肉芽肿、呼吸或循环衰竭。重症可发生后遗症,如肢体瘫痪、共济失调、失语、眼球运动麻痹、面肌麻痹、括约肌功能紊乱等。

3小儿利斯特菌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儿利斯特菌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脑膜炎(脑膜脑炎)

脑膜炎多见于出生三天后的新生儿。重症患儿可于24~48小时内昏迷。少数起病慢,病程长而有反复。约1/4患者有局灶性神经损伤。患儿可有惊厥、轻偏瘫、癫痫发作及脑疝形成等。于病初的3~10天仅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前驱症状,之后出现不对称的第Ⅴ、Ⅵ、Ⅶ、Ⅷ、Ⅸ、Ⅹ对脑神经瘫痪。此外,尚可有共济失调,轻瘫及感觉障碍等表现。

2、败血症

败血症型利斯特菌病感染新生儿多见于出生后3天。临床表现与其他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相似,但白细胞分类中大单核细胞可高达8%以上。

3、新生儿败血性肉芽肿病

患儿多种内脏(肝、脾、肺、肾)及脑组织呈现多发性脓肿及(或)肉芽肿。病人衰弱,常伴有结膜炎、咽炎、皮肤红丘疹。多发于躯干及肢端。患儿可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

4、局灶性感染

局灶性感染可由局部接触或经血行播散而引起。利斯特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左心病损有关。患者出现新的或改变的心脏杂音、脾大、肝大。发热症状最为常见(占75%)。

4小儿利斯特菌病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利斯特菌病是由食物经口感染的,因此要重视饮食卫生,如不喝生牛奶、不吃生蔬菜及未经煮透的肉类食品等。凡是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应避免与利斯特菌病患者接触。积极治疗孕妇利斯特菌病可预防新生儿或胎儿感染。在新生儿室发现该病时,应进行隔离,防止传播。

5小儿利斯特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小儿利斯特菌病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症状外,还需借助化学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血常规

检查显示病人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不增多。

2、脑脊液常规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大多外观混浊,蛋白质含量增高达0.5~3.0g/L,而糖量降低者仅占40%;未合并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常规多为正常,或仅有轻度蛋白质含量增高及淋巴细胞增多。

3、病理检查

取脓性分泌物、穿刺液、脑脊液、活组织细胞、胎儿粪便等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

4、血清学检查

检查显示IgM抗体升高。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升有助于诊断。

6小儿利斯特菌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由于利斯特菌病是由食物经口感染的,故饮食对患儿尤为重要。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肉类、禽类、鱼类等食物,要完全煮熟后才能食用。大多数肉类温度要达到71℃,才能够完全熟透。禽类腿部的肉要达到82℃才能煮熟。

2、不要直接吃熟食、烟熏的肉类和鱼类。腌制的鱼类、肉类,在食用之前,一定要加热到冒出热气才行。

3、剩菜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4、不要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或奶制品。

5、水果及蔬菜要彻底清洗干净或削皮后再吃。

6、生熟分开。将生肉与蔬菜以及煮熟的食品分开搁置、存放。

7、处理完未清洗的果蔬、生肉、生禽、海鲜及熟食,要用掺有洗涤剂的热水清洗双手、台面、砧板、餐具及其他用过的器皿。

8、为了保证食品不受各种致病菌的污染,最好将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设定在2~4℃之间,冷冻室的温度设定在–18℃或以下。

7西医治疗小儿利斯特菌病的常规方法

利斯特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及红霉素等均敏感,但对磺胺、杆菌肽不敏感。脑膜炎时因病情较重,常用2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一般为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疗程3周,疗效颇佳。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剂量为150~200mg/(kg·d),分次静注或肌注。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