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炭疽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但是,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

  流行地区

  炭疽多发生于农牧业地区,包括拉丁美洲、南欧、东欧、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和中东地区。人感染炭疽,主要是由于职业的关系与病畜或染菌的产品接触所造成的。屠宰、肉类加工和皮毛加工工人可能感染B型炭疽,又被称为工业性炭疽。

  传播途径

  炭疽主要分3种: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炭疽杆菌芽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如果与病畜接触或者从染菌的动物产品中吸食了炭疽杆菌芽胞,人也会感染炭疽。当然,如果进食了未煮熟的病畜肉类,也会感染炭疽。

  临床表现

  皮肤炭疽:开始表现为类似蚊虫叮咬的小疱,但是一到两天之后则呈疱疹状,然后溃破成溃疡,直径通常为1~3厘米并且中间有黑色的坏死区域,周围也会出现淋巴结肿胀。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皮肤炭疽患者中,死亡率大约是20%.如及时诊治,几乎不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

  肺炭疽:主要的症状与感冒类似。出现病症几天后,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问题和中风。肺炭疽通常可以致人死亡。

  肠炭疽:主要是由于进食带菌肉类所致,以急性肠道感染为特征。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厌食、呕吐和发热,重者腹痛、吐血并有严重的水样便。肠炭疽导致的死亡病例占患者25%~60%。


目录
1.炭疽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炭疽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炭疽有哪些典型症状 4.炭疽应该如何预防 5.炭疽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炭疽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炭疽的常规方法

1炭疽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病因
  (1)病原:炭疽杆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列如竹节,无鞭毛,不能运动;在人及动物体内有荚膜,在体外不适宜条件下可形成芽胞;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同一般细菌,其芽胞抵抗力很强。
  (2)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骆驼等。
  (3)传播途径:经皮肤黏膜 由于伤口直接接触病菌而致病;经呼吸道 吸入带炭疽芽胞的尘埃、飞沫等而致病;经消化道 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等而感染。
  (4)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
  (5)流行特征: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夏秋发病多。
  2.发病机制:炭疽杆菌通过皮肤进入人体,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细菌在血液循环中繁殖引起败血症。
  3.病理:本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组织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水肿。

2炭疽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一)皮肤炭疽:最为多见,约占95%,可分炭疽痈和恶性水肿两型。主要发生于牧民及与皮毛、肉食、畜产等职业有关的职工,初起为坏死性痈样损害及化脓性淋巴腺炎,进而发生转移性脓疡,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开始表现为类似蚊虫叮咬的小疱,但是一到两天之后则呈疱疹状,里面含有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第3~4日疱疹状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稍微凹凹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日水疱坏死破裂成浅小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色似炭块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为炭疽痈。周围组织有非凹陷性水肿。黑痂坏死区的直径大小不等,自1~2cm至5~6cm,水肿区直径可达5~20cm,坚实、疼痛不着、溃疡不化脓等为其特点。继之水肿渐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成疤。发病1~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脾肿大等。

  (二)肺炭疽:死亡率高,发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24小时内死亡,极少数发生炭疽性脑膜炎。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5天。多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初期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干咳、肌痛。数天后病情急骤加重,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喘鸣、发绀、咯血样痰、大汗和心率增速,颈、胸部可有皮下水肿。危重,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也可继发脑膜炎,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有明显脑膜刺激症。

  (三)肠炭疽:主要是由于进食带菌肉类所致,以急性肠道感染为特征。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厌食、呕吐和发热,重者腹痛、吐血并有严重的水样便。肠炭疽导致的死亡病例占患者25%-60%。在炭疽相对易发生并且动物的预防接种水平较低的地区,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与牲畜和动物产品接触,也要少吃处理不当或烹饪不够火候的肉类。人们也可以接种人类用的炭疽疫苗,据称这种疫苗抵抗各种炭疽感染的有效性可达到93%。肠炭疽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潜伏期12一18小时,同食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多于数日内迅速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帝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一4日内死亡。

  (四)脑膜型炭疽:常继发于皮肤、肺及肠三型炭疽之后,临床虽少见,但发展极为迅速凶险,病死辜极高。病初多只轻度发热、不适、食欲不振,伴不同程度头痛及呕吐,以后病情迅速恶化,突然高热、惊厥、频繁呕吐、昏迷或休克,伴明显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血性,细胞数增多,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常伴发脑疵,最终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五)败血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DIC等。


3炭疽有哪些典型症状

1.皮肤炭疽 有不明原因引起的皮肤局部出现红斑水泡,继而呈溃疡和黑痂及周围组织的广泛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
  2.肺炭疽 不明原因引起的寒战、发热、呼吸困难、气急、发绀、咳嗽、咯血样痰、胸痛、休克。
  3.肠炭疽 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大便水样;严重病例出现高热,血性大便。

4炭疽应该如何预防

医学上炭疽病的预防主要对炭疽病传播的三个条件切断进行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或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相隔5日)为止。

  严格隔离病畜,不用其乳类。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应焚毁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m以下。

  (二)切断传播途径

  必要时封锁疫区。对病人的衣服、用具、废敷料、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别采取煮沸、漂白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压蒸气等消毒灭菌措施。用Ascoli沉淀试验检验皮毛、骨粉等样品,对染菌及可疑染菌者应予严格消毒。畜产品加工厂须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设施,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

  (三)保护易感者

  1.加强卫生宣教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受伤,如有皮肤破损,立即涂搽3%~5%碘酒,以免感染。

  2.健畜和病畜宜分开放牧,对接触病畜的畜群进行减毒活疫苗接种。

  3.对从事畜牧业、畜产品收购、加工、屠宰业等工作人员和疫区人群,每年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1次。目前采用皮上划痕法,每次用菌苗0.1ml,滴于上臂外侧皮肤,划一"井"字即可。四联菌苗(炭疽杆菌、土拉杆菌、鼠疫杆菌和布氏杆菌)也已证明有效。国外采用保护性抗原作预防接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种,第一年肌注3次,各相隔3周,6个月后接种第4次,继每年加强注射1次,每次均为0.5ml.密切接触者应留验8日,必要时早期应用青霉素、四环素等,对疑似患者可采取同一措施。


5炭疽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一般(10~20)×109/L,少数可高达(60~8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病原学检查:分泌物、水泡液、血及脑脊液等培养阳性是确诊依据。涂片染色可见粗大的革兰阳性、呈竹节样排列的杆菌有助临床诊断。
  3.血清学检查: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6炭疽病人的饮食宜忌

病人因伤口渗液多,而肠炭疽病人又不能进食,因此造成蛋白质的大量丢失。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患者补充氨基酸、白蛋白。
  待病情缓解后,进食高蛋白容易消化之软食以补充丢失的蛋白质,增加病人的抵抗力。不能进食者可鼻饲高蛋白易消化流质饮食。

7西医治疗炭疽的常规方法

炭疽急性期的处理同其他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等量短期应用对控制恶性水肿型和严重毒血症有一定效果,但必须在青霉素等的掩护下采用。DIC、感染性休克等的处理见有关条目。

  一、全身治疗

  1.患者应住院治疗,严密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敷料等要进行焚毁。

  2.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等广谱抗菌素,以青霉素为首选,疗程7~10天。用长效和速效的青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成人每日量约2g,4次分服。也可于静脉内滴入,四环素的每日量不宜超过1.5g;氨基糖甙类也可合用,链霉素每日成人量为1.5一2.0g肌注,庆大霉素每日为200一240mg,分次肌注或静滴。

  3.磺胺类药:选用COSMZ、TMP等口服。

  4.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症状严重时,可配抗生素静脉滴注,以加速治愈。

  5.注射抗炭疽血清及新胂凡钠明(914)。用于严重毒血症患者,并与抗菌药物同用;皮试阴性后第1dl00ml,第2、3d各30一50ml,肌注或静注。抗炭疽血清注射量为20~40ml,严重者可注射100~200ml。新胂凡钠明第1天用0.3g,第2天0.45g,必要时隔3~5日再注射0.45g或0.6g。

  二、局部治疗

  皮肤炭疽局部不可切开引流,可用1:2000高锰酸钾湿敷,涂搽无刺激性软膏或四环素软膏,并以无菌纱布包扎。或用生理盐水湿敷,可外敷磺胺类软膏或降白汞软膏,抗生素软膏等。

  三、物理疗法

  1.紫外线局部照射:采用ZYY-8型,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首次用20个生物剂量,每日照射1次,以后逐渐减少照射剂量,直至痂皮脱落。

  2.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直至痊愈。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