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

  高黏稠综合征又称黏稠综合征、紫癜性高球蛋白综合征、Reimann综合征,是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的病症。本病征是指血细胞比容超过70%以上时,血液的黏稠度急剧上升,引起血液流体动力学抵抗增加,使患儿的红细胞驱动发生困难,所出现的一系列特有的临床表现。

目录
1.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小儿高黏稠综合征有哪些典型症状 4.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5.小儿高黏稠综合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的常规方法

1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组织缺氧或氧释放障碍

  缺氧时,低氧血可以刺激近球细胞,使其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EPO刺激红细胞系单向干细胞分化为原红细胞。

  2、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功能增强

  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原因可能与肿瘤产生促红素有关。

  3、母亲经胎盘输血给胎儿

  双胎间输血者,或脐带结扎过晚能引起新生儿红细胞增多。


2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可并发黄疸、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肝脾肿大、紫癜、低血糖、低血钙、贫血、听力障碍、肾功能损害等,故应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3小儿高黏稠综合征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生儿

  新生儿可表现为呕吐、颤抖、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2、出血

  患者常突然出现鼻出血及齿龈出血。

  3、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多发生于2岁以内缺氧的婴儿。

  4、贫血

  贫血多见于原发病贫血,也与血清黏稠度增加、血浆量代偿增加而造成血液稀释有关。

  5、眼部表现

  眼症状为视野异常、复视及视力障碍。眼底病变是本病征的特征,并与黏稠度的变化相平行。

  6、神经症状

  患者有头晕、听力障碍、运动失调、眼球震颤、耳鸣等末梢神经损害及锥体束症状等。


4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在预防时,应注意做好孕期保健,防止胎儿时期、产时和产后缺氧。防止孕期,尤其是孕早期病毒感染。防止各种化学、物理的毒性损害。此外,日常还需注意避免二手烟的危害。

5小儿高黏稠综合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化学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是血液检查。血浆蛋白质测定显示纤维蛋白原不增多,而球蛋白明显增加。经用纸上电泳或琼脂电泳,发现有巨球蛋白区带,或丙种球蛋白明显增加。

6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多饮水

  饮水要注意时机,如早晨起床前,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适宜饮水。每天饮水量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

  2、选用能稀释血液的食物

  能稀释血液的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能防止血栓形成。这类食物主要有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红葡萄、橘子、生姜等。

  3、合理的饮食搭配

  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少食甜食。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

  4、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多食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使血栓不易形成。

  5、多食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C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纤维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7西医治疗小儿高黏稠综合征的常规方法

小儿高黏稠综合征在治疗时,主要有以下方法:

  1、对症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可用血管扩张药以减低周围循环的阻力,如氨茶碱、地巴唑、烟酸、罂粟碱等。改善循环功能,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于出血倾向,除有消化道大出血外,通常不宜用止血药物。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时可收到暂时缓解病情的效果。

  2、特殊疗法

  病情恶化和症状明显时,可采用血浆清洗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脏器的血液循环。新生儿高黏稠血症宜早期进行换血疗法。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