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在上腹部,第7肋间隙中,具有利胆疏肝、降逆和胃等功效。日月穴的操作方法有按摩法、艾灸法等,针刺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执行。...
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在上腹部,第7肋间隙中,具有利胆疏肝、降逆和胃等功效。
日月穴的操作方法有按摩法、艾灸法等,针刺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执行。
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在上腹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取穴时,患者可采取正坐或仰卧位,先确定乳头位置,然后从乳头垂直向下推3个肋间隙,在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日月穴。也可通过体表标志定位,在锁骨中线第7肋间隙处取穴。
日月穴具有利胆疏肝、降逆和胃、健脾理气、调理气血的功效。主治肝胆疾病,如黄疸、胁肋疼痛、胆囊炎、胆结石等;还可治疗胃脘痛、呕吐、吞酸、呃逆等脾胃病症。此外,对因气血不畅引起的侧腹部疼痛、胀满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1、按摩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垂直按压日月穴,力度适中,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点按3-5秒,重复10-15次。也可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两侧日月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力度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2、艾灸法:点燃艾条后,距日月穴约2-3厘米处进行悬灸,使穴位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每次艾灸10-15分钟。
3、针刺法:可平刺或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过深,以免刺中肝或横结肠,引起出血或急腹症。针刺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
针刺日月穴时,若直刺过深,针尖可通过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壁腹膜进入腹膜腔,进而刺中肝或横结肠,若大幅度提插、捻转,可引起出血或急腹症,后果严重,因此针刺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