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消颤穴位于人体前臂内侧,具有舒筋活络、安神定志等功效。配大椎穴、肩井穴,可增强对肩臂痛的治疗作用,操作前需严格消毒皮肤及针具。...
消颤穴位于人体前臂内侧,具有舒筋活络、安神定志等功效。
配大椎穴、肩井穴,可增强对肩臂痛的治疗作用,操作前需严格消毒皮肤及针具。
消颤穴位于人体前臂内侧,腕横纹上约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时,患者取坐位屈肘、仰掌,在前臂内侧找到少海穴,从少海穴向上量1.5寸或向前0.5~1寸,按压时有酸胀或刺痛感即说明取穴准确。
消颤穴具有舒筋活络、安神定志、止痛散结的功效,临床上针刺或揉按该穴位可显著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症状,改善运动功能,减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此外,它还可缓解头痛、齿痛、项强等症。
配舞蹈震颤区:消颤穴常与头部的舞蹈震颤区配合使用,通过针刺或艾灸,可增强对震颤麻痹、舞蹈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症状。
配肩髎穴、肩髃穴、臑会穴、清冷渊穴:此配伍可治疗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等上肢疾病,通过疏通上肢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和运动障碍。
配大椎穴、肩井穴:消颤穴与大椎穴、肩井穴配伍,可增强对肩臂痛的治疗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肩臂疼痛。
配天柱穴、风池穴:此配伍可治疗颈项强痛,通过疏通颈部经络气血,缓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操作前需严格消毒皮肤及针具,防止感染;针刺时需控制深度,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艾灸时需注意温度适中,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孕妇、儿童及老年人操作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安全性和适宜性;若局部皮肤破损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禁止按摩、针刺或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