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人体若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就容易引发中暑。很多人对中暑的症状不了解,也不清楚该采取哪些正确措施,可能会让不适症状加重。因此,了解夏季中暑的症状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很有必要。...
夏季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人体若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就容易引发中暑。很多人对中暑的症状不了解,也不清楚该采取哪些正确措施,可能会让不适症状加重。因此,了解夏季中暑的症状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很有必要。那么,夏季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夏季中暑后该采取哪些措施?
1、体温异常
体温会明显升高,通常在38℃以上,同时伴有面色发红、皮肤滚烫,部分人可能无汗或出汗量明显减少。
2、头部与身体不适
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身体感觉乏力、疲倦,整个人精神状态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3、肠胃反应
可能出现恶心感,有的会伴随呕吐症状,还会有食欲不振的表现,对食物提不起兴趣。
4、呼吸与脉搏变化
脉搏跳动速度加快,呼吸变得急促,这是身体为了应对高温而出现的应激反应。
5、严重症状
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抽搐等危险状况。
1、快速转移
立即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高温环境,让其处于相对凉爽的空间,帮助身体降温。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给中暑者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清凉的电解质饮料,分多次少量饮用,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缓解口渴和乏力。
3、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注意不要用冰水直接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4、让身体休息
让中暑者安静地躺下或坐下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身体继续消耗能量,有助于身体恢复。
5、及时就医
如果中暑者出现高热不退、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接受专业治疗。
了解夏季中暑的症状,能让我们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判断是否中暑;掌握正确的处理措施,可在第一时间缓解不适;而做好预防中暑的养生小技巧,能从源头降低中暑的概率,让我们更健康地度过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