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处暑是什么节气

2025-08-20  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处暑的“处”字,意思是“止”或“结束”,“暑”就是炎热。顾名思义,处暑就是指炎热即将结束,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节气。从这一天起,白天的温度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加大,但南方地区仍可能有短暂的高温天气,俗称“秋老虎”。...

  处暑时节,白天的炎热逐渐褪去,清晨和夜晚开始弥漫凉意,树叶悄悄泛黄,农作物进入成熟收获阶段,人们能清晰感受到季节的转换。不少人好奇:处暑是什么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连接夏秋的重要节点,处暑不仅标志着气候的转变,还对人体养生有着关键的指导意义。

处暑是什么节气

  处暑的“处”字,意思是“止”或“结束”,“暑”就是炎热。顾名思义,处暑就是指炎热即将结束,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节气。从这一天起,白天的温度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加大,但南方地区仍可能有短暂的高温天气,俗称“秋老虎”。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位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是夏秋交替的重要节点。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通过观察处暑的气候,判断作物是否成熟、收成是否丰盛。

处暑是什么节气

处暑节气养生需遵循哪些核心原则

  1.润燥为先

  处暑后“秋燥”渐显,易导致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等问题,养生需以“滋阴润燥”为核心。饮食上多吃银耳、梨、莲藕、芝麻等润燥食材,如煮银耳莲子羹、梨汤;同时增加饮水量,每天饮用1500-1700毫升温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2.温和养脾

  夏季人们常因贪凉、吃生冷食物损伤脾胃功能,处暑后脾胃仍处于虚弱状态,养生需注重“温和养脾”。饮食上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选择山药、小米、南瓜、莲子等温和养胃的食材,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如小米山药粥、南瓜蒸百合。

  3.顺应温差

  处暑后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能仍有余温,夜晚却凉意明显,若不注意保暖,易引发感冒、腹泻等问题。养生需遵循“秋冻”原则,避免过早穿厚衣,但要重点保护腹部、脚部和颈部:腹部受凉易致肠胃不适,可穿轻薄肚兜;脚部是阳气汇聚处,睡前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

  4.调整作息

  处暑后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人体阳气也随之减弱,养生需调整作息以顺应这一变化。建议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晚22:30前入睡,帮助阳气收敛和身体修复;早晨6:30-7:00起床,借助清晨新鲜空气促进肺部呼吸,排出体内浊气。

处暑是什么节气

  处暑作为夏秋过渡的关键节气,了解其含义并遵循核心养生原则,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气候转变,减少“秋燥”“温差不适”等问题,为秋季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