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秋分时节怎么调节作息

2025-09-18  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遵循“早睡早起”原则,建议每晚22:30前入睡,早晨6:30-7:00起床,保证7-8小时睡眠。秋季人体代谢减缓,充足睡眠可帮助修复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早起后可适当接触晨光,促进生物钟稳定,减少白天困倦感。...

  秋分后昼夜时长逐渐逆转,白天变短、夜晚变长,且气候干燥、气温下降,人体易出现疲劳乏力、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影响日间状态。很多人想知道:秋分时节怎么调节作息?

秋分时节怎么调节作息

  1.调整睡眠时长与时段

  遵循“早睡早起”原则,建议每晚22:30前入睡,早晨6:30-7:00起床,保证7-8小时睡眠。秋季人体代谢减缓,充足睡眠可帮助修复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早起后可适当接触晨光,促进生物钟稳定,减少白天困倦感。

  2.固定作息节奏

  每天尽量保持固定的入睡、起床、三餐时间,避免周末过度熬夜或睡懒觉。规律作息能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减少入睡困难、晨起迷糊等问题,尤其对有失眠困扰的人群,固定作息可逐步改善睡眠质量。

  3.搭配睡前助眠习惯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可喝一杯温牛奶或温水,搭配轻柔的拉伸、冥想,帮助放松身心;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湿度50%-60%,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夜间频繁醒觉。

秋分时节怎么调节作息

调节作息时需避开哪些误区

  1.忌过度“补觉”

  部分人白天疲劳时,会通过长时间午睡或夜间提前数小时入睡来“补觉”,但过度睡眠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夜间入睡更困难,形成“越补越困”的恶性循环。建议午睡控制在20-30分钟,以浅眠为主,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2.忌睡前剧烈运动或进食

  睡前1-2小时进行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会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延缓入睡时间;睡前大量进食或吃辛辣、油腻、过甜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可能引发腹胀、反酸,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睡前以温和活动为主,晚餐清淡且在睡前3小时完成。

  3.忌忽视夜间保暖影响睡眠

  秋分后夜间气温低,若卧室开窗过大或盖被过薄,易因受凉导致夜间频繁醒觉。但也不宜盖过厚被子,避免闷热出汗,建议根据夜间气温选择厚度适宜的棉被,重点保护腹部、脚部,减少受凉风险。

秋分时节怎么调节作息

  秋分时节科学调节作息,避开常见误区,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减少疲劳、失眠等问题,维持日间精力充沛,为应对后续降温、干燥天气打下良好基础。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