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此时气候干燥,应多吃润肺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蜂蜜等,缓解咽喉干燥、皮肤缺水等问题;同时适当摄入温性食物,如羊肉、栗子、核桃,补充热量以抵御寒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减少肠胃刺激。早晚温差大,需及时增添衣物。...
寒露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降低,人体易受寒凉侵袭,出现呼吸道不适、关节疼痛等问题。不少人关心:寒露节气如何预防生病?
1.调节饮食
此时气候干燥,应多吃润肺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蜂蜜等,缓解咽喉干燥、皮肤缺水等问题;同时适当摄入温性食物,如羊肉、栗子、核桃,补充热量以抵御寒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减少肠胃刺激。
2.注重保暖
早晚温差大,需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保暖。头部受凉易引发头痛,颈部受凉可能加重颈椎不适,腹部和脚部保暖可预防腹泻、关节痛,建议穿高领衣物、戴帽子,睡前用温水泡脚。
3.适度运动
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后受凉。运动时间宜选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此时气温较高,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干爽衣物。
4.规律作息
秋季应“早卧早起”,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帮助身体修复。充足睡眠能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因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疲劳等问题,避免熬夜,防止身体过度消耗。
1.避免过度进补
部分人会在此时进补,但需根据体质调整,脾胃虚弱者若大量食用滋补食材,可能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建议先调理脾胃,再循序渐进进补。
2.控制室内湿度
气候干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将湿度保持在40%-60%,同时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3.减少辛辣刺激
辛辣食物易加重体内燥热,可能引发咳嗽、便秘等问题,寒露期间应少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调料,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寒露节气预防生病,需结合气候特点调整生活习惯,做好日常养护并注意相关细节,才能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减少疾病困扰,安稳度过这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