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等待太阳升起、阳气渐盛后起床,避免在阴气未散时扰动身体。冬季人体生物钟会自然延后,7点左右起床既能保证7-8小时睡眠,又能赶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6-8点),帮助身体快速苏醒,维持一天活力。...
冬季昼短夜长,人体代谢随气温降低而减缓,合理的起床时间直接影响一天的精神状态与健康。有人习惯天未亮就起身,有人则赖床至日上三竿,这两种极端都可能扰乱身体节律。很多人困惑:冬天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答案需结合季节特点与人体生理规律来确定。
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等待太阳升起、阳气渐盛后起床,避免在阴气未散时扰动身体。冬季人体生物钟会自然延后,7点左右起床既能保证7-8小时睡眠,又能赶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6-8点),帮助身体快速苏醒,维持一天活力。
上班族可根据通勤时间提前至6:30-7:00,保证充足准备时间;老年人睡眠周期较短,可在6:30左右起床,但需避免过早(如5点前),以免影响夜间深度睡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稍晚至7:00-7:30,确保睡眠时长满足生长需求。

1.避免猛地起身
冬季血管收缩,突然起床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眼前发黑。醒来后应先躺3分钟,再缓慢坐起,双脚垂在床边待1-2分钟,最后起身,给血管和心脏适应时间。
2.及时补充水分
夜间人体会流失约500毫升水分,晨起后喝一杯30-40℃的温水,能快速补充体液、稀释血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代谢废物,避免血液黏稠引发不适。
3.用温和方式唤醒身体
不要依赖刺耳闹钟,可选择渐强式铃声或阳光唤醒灯。起床后拉开窗帘,让自然光照射身体,促进血清素分泌,帮助提振精神;也可做简单拉伸,活动颈肩、腰腹,唤醒肌肉活力。
4.固定作息更重要
即使周末也应保持7点左右的起床时间,避免昼夜颠倒。若周末需补觉,可在午间小睡20-30分钟,而非早上长时间赖床,以免打乱生物钟,导致周一“起床困难”。

冬天养生,贵在“藏”。起床不必争分夺秒,关键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晚上21-23点睡,早上日出前后起,才是最健康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