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医生入驻 免费问医生

毛囊炎

毛囊炎(folliculitis)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红色毛囊丘疹,为毛囊部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

  祖国医学对毛囊炎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颈部、前胸及后背。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

  毛囊炎多见于成人,自觉瘙痒或轻微刺痛感。少数患者有多发倾向,持续数月,迁延难愈。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


目录
1.毛囊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毛囊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毛囊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4.毛囊炎应该如何预防 5.毛囊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毛囊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毛囊炎的常规方法

1毛囊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