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所以说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当窄小的范围内。
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受着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综合调控和各其他相关脏器的协同作用下,一般餐后1小时的血糖不会超过10mmol/L。
餐后1小时的血糖浓度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目前诊断糖尿病还是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糖耐量试验,就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11.1mmol/L。
2022-06-11
答扁平足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和不适:扁平足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会感到脚底、脚踝或小腿疼痛,因为足部支撑力的改变增加了关节和肌肉的压力。 2. 关节问题:长期的足弓塌陷可能导致脚踝、膝关节甚至髋关节的异常负荷,引发关节炎和其他结构问题,如膝关节内翻。 3. 运动能力下降:受影响的步态和平衡可能限制体育活动,影响运动员的表现,甚至导致运动损伤。 4. 疲劳加剧:由于足部的缓冲功能减弱,行走和跑步时吸收冲击的能力降低,导致身体更容易疲劳。 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答扁平足,也称为平足,是指正常足弓的缺失或足弓塌陷的一种足部形态。它不是疾病,而是一种足部结构异常,其中足弓在负重时无法维持正常的高度和形状。扁平足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由于后天因素如肌肉萎缩、韧带松弛等引起。 平足不等于平足症,只有当平足合并疼痛等症状时,才被称为平足症,并可能需要治疗。大多数扁平足是生理性的,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逐渐改善,但也有部分情况可能需要医学干预。 对于扁平足的患者,保持适当的体重、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支持性好的鞋垫,以及定期做足部保健运动,都是防止症状加重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答扁平足,也称为平足症,是指足弓塌陷或缺失,这可能导致以下影响: 1. 疼痛和不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扁平足可能会引起脚底、脚踝甚至膝盖、臀部和背部的疼痛,因为身体的重量分布不均。 2. 关节问题:长期扁平足可能增加关节应力,导致足部关节炎,尤其是距下关节(脚跟和脚掌之间的关节)。 3. 步态改变: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可能会发展出异常的走路方式,如外八字或内八字,这可能影响到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正常运动。 4. 肌肉疲劳:缺乏足弓支撑,肌肉需要更努力工作来维持稳定性,从而容易感到疲劳。 5. 运动受限:对于运动员或喜欢体力活动的人来说,扁平足可能限制其参与某些活动,如跑步和跳跃。 6. 神经受压:足弓塌陷可能导致足部神经受压,引起刺痛或麻木感。 如果扁平足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答扁平足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会影响到腿部的正常功能。主要有以下危害: 一是长期不能正常运动会加剧 足部疼痛,行走时会发出隆隆声; 二是鞋体不正确,或者过度劳累,会引起脚底肌群炎; 三是影响美观,导致足部缺乏美感及自信心; 四是可能会影响膝盖和关节的健康,因为扁平的足部无法缓冲足部的冲击力。 总之,扁平足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需要我们进行预防,以保护腿部的健康。
答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轻微扁平足是否影响当兵需分情况判断:普通兵(非条件兵)中,若只是轻微扁平足,无足痛、乏力等不适症状,日常行走、跑跳等运动不受限,未影响下肢功能,通常符合合格标准,不影响入伍。但条件兵(如空降兵、潜艇兵、装甲兵等对下肢功能要求高的兵种)要求更严格,即使是轻微扁平足,因需适应高强度训练或特殊环境,也可能被判定为不合格。最终需以体检时医生对足弓形态、运动功能的专业评估和判定为准。
得肝内胆管结石的人多不多
2023-05-17 14:07
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
2024-07-08 11:06
肝内胆管结石怎么治疗
2023-12-22 15:34
肝内胆管结石要紧吗
2023-12-16 18:17
肝内胆管结石9mm严重吗
答出现血尿蛋白尿,提示很可能是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建议可以到正规医院肾病科进一步做肾脏彩超、肾脏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病因,如果是急性肾炎,应采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措施,如果是各型肾病,需要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答有血尿和蛋白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肾脏疾病:如肾炎(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和蛋白质进入尿液中。 2.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可导致血尿和蛋白尿。 3.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可能导致膀胱壁损伤、肾血管收缩,出现一过性的血尿和蛋白尿,但一般无其他不适,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4.其他因素:如高血压肾损害、泌尿系统实质性病变(如膀胱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血尿和蛋白尿的出现。 有血尿和蛋白尿应及时就医,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答
尿蛋白高,医学术语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最常见的原因包括:
1.肾小球肾炎:肾脏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小球肾炎。
2.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肾脏血管,引起蛋白尿。
3.高血压肾病:持续的高血压会损害肾脏,引发蛋白尿。
4.肾病综合征:一组症状,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5.感染或炎症:如肾盂肾炎或其他全身性感染,可能导致临时性的蛋白尿。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
尿蛋白阳性通常意味着尿液中检测到了异常量的蛋白质,这在医学上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标志,最常见的是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影响肾脏滤过膜功能,导致蛋白质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中的情况。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感染、药物副作用、剧烈运动后的一过性蛋白尿,以及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狼疮等。
如有疑虑或出现其他异常状况,建议及时就医。
答尿蛋白1,通常在医学检验报告中表示为“++”或“+1”,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只含有极少量蛋白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肾脏滤过功能异常,蛋白质会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里,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可能是暂时的,比如剧烈运动、发热或应激反应后,但也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标志,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等。如果尿蛋白持续存在,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或其他肾功能检查,以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并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如果尿检结果显示尿蛋白1,建议咨询医生,根据整体健康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早期发现和管理肾脏问题对于防止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秋月梨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降糖10大水果有哪些
茱萸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梨水怎么熬可以治咳嗽
老年人吃韭菜好不好
韭菜适合减肥期间吃吗
春天吃韭菜有什么好处
喝什么茶能降糖
降糖10大蔬菜有哪些
为什么红薯不能成为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