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怎么回事,怎么办
导读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指的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是指心脏右束支传导功能异常,可能是年龄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因素导致,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指的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是指心脏右束支传导功能异常,可能是年龄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因素导致,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心脏的传导系统会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心脏传导束支也会出现纤维化等改变,影响电信号的正常传导,进而引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同时也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需遵医嘱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3.心肌炎: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可导致心肌细胞炎症、水肿,损害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需卧床休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辅酶Q10、维生素C片等药物治疗。
4.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可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进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心功能,预防病情进展。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窦房结缺血可使其自律性降低,引发窦性心动过缓。右束支缺血则会导致传导障碍,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必要时可经医生评估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较为复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