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怎么护理
导读急性胃黏膜损伤或糜烂出血可导致消化道出血。通常是由于药物、酒精、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糜烂或溃疡所致,出现上腹部疼痛。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糖铝咀嚼片、枸橼酸铋钾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药物或酒精滥用、应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溃疡等原因导致的。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改善。需尽快就医,遵医嘱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或酒精滥用: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或过量饮酒,会损害消化道黏膜,导致溃疡或出血。停用相关药物或酒精,可进行内镜止血或介入治疗。
2、应激: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等应激状态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黏膜血管痉挛性收缩,局部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导致消化道出血。需消除应激因素,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凝血酶冻干粉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止血。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胃黏膜损伤或糜烂出血可导致消化道出血。通常是由于药物、酒精、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糜烂或溃疡所致,出现上腹部疼痛。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糖铝咀嚼片、枸橼酸铋钾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等疾病可导致门静脉高压,使得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增高,进而形成静脉曲张。当静脉压力超过血管壁承受能力时,可发生破裂出血,伴有头晕。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法莫替丁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注射用生长抑素等,以抑制胃酸分泌、降低门静脉压力。
5、消化道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消化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消化而形成的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应激等因素有关。当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时,可引起出血,出现恶心。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片等,以抗炎、抗菌。
平时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