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会引起哪些症状
导读一般情况下,痔疮是指肛门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异常扩张形成的疾病,可能会引起便血、肛门疼痛与肿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与潮湿、排便异常与坠胀感等症状。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治疗期间,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般情况下,痔疮是指肛门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异常扩张形成的疾病,可能会引起便血、肛门疼痛与肿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与潮湿、排便异常与坠胀感等症状。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便血
排便时痔核表面黏膜或皮肤因排便摩擦破裂出血表现为粪便表面带鲜血,或便池滴血、喷血,血色鲜红,通常不与粪便混合。长期便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2、肛门疼痛与肿胀
外痔静脉丛血栓形成、水肿或感染,或内痔核脱出嵌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肛门周围出现剧烈疼痛,伴随明显肿胀,触痛明显,行走或坐位时疼痛加剧。
3、痔核脱出
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时,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严重时需用手辅助回纳,甚至静息状态下也会脱出。脱出痔核若未及时回纳,可能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嵌顿、坏死,引发剧烈疼痛和感染。
4、肛门瘙痒与潮湿
内痔脱出时分泌物增多,或外痔导致肛门闭合不全,黏液渗出刺激肛周皮肤,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皮肤持续瘙痒,伴潮湿感,严重时可出现湿疹样改变。
5、排便异常与坠胀感
痔核刺激直肠黏膜产生异常便意,或局部充血水肿导致肛门坠胀,严重时可影响正常排便节律。部分患者出现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或肛门坠胀不适,尤其久坐、久站后症状加重。
为避免病情恶化或引发感染等风险,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期间,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肛门清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适量饮水,以减少便秘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