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疮有什么症状
导读一般情况下,外痔疮的症状主要有肛门瘙痒、肛门疼痛、肛门出血、肛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轻度外痔疮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缓解。若出现血栓性疼痛、持续出血或肿物增大,需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外痔疮的症状主要有肛门瘙痒、肛门疼痛、肛门出血、肛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肛门瘙痒:外痔疮患者的痔核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使其分泌物增多并渗出至肛门外。这些分泌物长期刺激肛周皮肤,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环境,引发瘙痒症状。患者常忍不住搔抓,可能进一步损伤皮肤,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加重瘙痒,形成恶性循环。
2、肛门疼痛:当外痔疮发生血栓、嵌顿或炎症时,肛门周围的神经受到刺激,就会产生疼痛。血栓形成时,痔内血管破裂出血淤积,形成血栓块,局部压力增加,引发剧烈疼痛;嵌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无法回纳,受到括约肌的持续挤压,血液回流受阻,也会导致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坐立和行走。
3、肛门出血:通常外痔疮较少出现出血症状,但当痔核表面黏膜破损,或排便时因用力过猛,干结的粪便摩擦痔核表面,导致血管破裂,就会出现便血。一般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手纸上染血,颜色鲜红,出血量较少,多在排便后自行停止。
4、肛门肿块:外痔疮是齿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会在肛门周围形成肉眼可见的肿块。肿块大小、形态不一,初期可能较小、质地柔软,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可能增大,质地变硬,患者可自觉肛门有异物感,尤其在排便后或行走时,这种异物感更为明显。
5、排便习惯改变:外痔疮形成的肿块可能会对直肠产生一定的刺激,影响正常的排便反射,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的情况。此外,患者因害怕排便时疼痛、出血,会下意识地抑制便意,久而久之,会打乱正常的排便规律,引起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等排便习惯改变。了解外痔疮症状后,若出现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若你还想了解外痔疮的治疗、预防等内容,欢迎随时告诉我。
轻度外痔疮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缓解。若出现血栓性疼痛、持续出血或肿物增大,需及时就医。避免久坐久蹲、保持排便通畅是预防关键,便后建议用柔软纸巾清洁,减少摩擦损伤。
参考资料:
[1]廖一镅. 痔疮的症状与术后疼痛护理[J]. 大健康,2020(26):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