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去湿气拔罐拔哪里

2025-08-12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一般情况下,去湿气拔罐常选择的部位主要有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丰隆等。如果有拔罐需求,建议到正规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拔罐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罐具和力度,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皮肤损伤。皮肤有破损、溃疡或过敏者不宜拔罐。...

  一般情况下,去湿气拔罐常选择的部位主要有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丰隆等。如果有拔罐需求,建议到正规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具体分析如下: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此处是胃经的重要穴位,拔罐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运化,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适合脾虚湿盛的人群。

  2、关元

  关元在脐下3寸处,属于任脉穴位。拔罐于此能温补元气、散寒除湿,对寒湿内停导致的肢体沉重、畏寒怕冷等有一定缓解作用,尤其适合体质偏寒且湿气重的人。

  3、脾俞

  脾俞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为脾的背俞穴,拔罐可增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减少体内湿气积聚,常用于改善湿气引起的便溏、身体困重等问题。

  4、肾俞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拔罐此穴位能温补肾阳,肾阳充足可促进水液代谢,有助于排出湿气,对因肾阳不足、水湿内停导致的水肿、腰膝酸软等有调理作用。

  5、丰隆

  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该穴位是化痰祛湿的要穴,拔罐可疏通经络、运化水湿,对痰湿引起的头晕、身体沉重、咳嗽痰多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拔罐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罐具和力度,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皮肤损伤。皮肤有破损、溃疡或过敏者不宜拔罐。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凉,24小时内不要洗澡,以防湿气入侵。若拔罐后出现皮肤红肿、水疱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处理并咨询专业人员。

参考资料:

[1]张洪军. 拔罐拔出水泡就是湿气重吗?[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19(4):24.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