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怎么检查
导读一般情况下,胃出血的检查需结合症状与病史,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原因及严重程度,主要包括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粪便潜血试验、胶囊内镜检查等。建议疑似胃出血的人群,检查前遵循医嘱做好准备,如胃镜检查前需空腹。...
一般情况下,胃出血的检查需结合症状与病史,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原因及严重程度,主要包括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粪便潜血试验、胶囊内镜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胃镜检查:这是诊断胃出血最常用且直观的检查方式,通过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胃内,可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明确是否存在溃疡、血管破裂、肿瘤等出血病灶,同时能清晰看到出血部位的具体形态与出血速度。
2、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项目。血常规可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判断出血量,评估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凝血功能检查能了解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排查因凝血异常导致的出血。
3、影像学检查:常用腹部CT或超声检查,可观察胃部整体形态、周围组织情况,排查是否存在胃部肿瘤、肝硬化等可能引发胃出血的疾病。
4、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量血液,判断是否存在隐匿性胃出血。该检查操作简便、无创,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方法,若结果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胃出血。
5、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吞服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胃肠道内移动过程中拍摄图像并传输至体外接收器,可全面观察胃肠道黏膜情况。
建议疑似胃出血的人群,检查前遵循医嘱做好准备,如胃镜检查前需空腹,避免进食进水影响观察;检查过程中保持放松,配合医护人员操作。检查后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与作息,若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确保检查安全有效。
参考资料:
[1]王罗琴.胃出血患者内镜辅助治疗的有效护理对策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2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