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天高温闷热,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暑。但很多人发现,中暑后不仅会头痛、乏力,还特别怕冷,甚至盖被子都觉得不够暖。这是怎么回事?中暑不是高温引起的吗,怎么会怕冷?其实,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健康信号。...
夏天高温闷热,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暑。但很多人发现,中暑后不仅会头痛、乏力,还特别怕冷,甚至盖被子都觉得不够暖。这是怎么回事?中暑不是高温引起的吗,怎么会怕冷?其实,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健康信号。
很多人以为中暑只是“热出来的病”,其实中暑是身体调节体温功能紊乱的结果。当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活动,身体大量出汗却无法有效散热时,就会出现中暑。
在中暑初期,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血管扩张、大量出汗,身体为了散热会迅速流失热量。一旦散热过度,体温反而可能迅速下降,导致人出现“发冷”、“寒战”的感觉。尤其是体质虚弱或出汗过多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阴阳失衡
中医认为,中暑属于“外感热病”,但也有“暑伤气阴”之说。人在中暑后,大量出汗会导致气阴两虚,阳气受损,出现怕冷、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虽然外界温度高,体内却可能“虚寒”。
2、体温调节紊乱
中暑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高温影响,可能出现“调节失控”的情况。大量出汗后,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血容量下降,导致循环障碍,末梢循环差,手脚冰凉、怕冷等现象随之出现。
3、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中暑时常伴随严重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如钾、钠大量流失,这会直接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使人感到虚弱、发冷、头晕。
4、免疫力下降
中暑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系统被抑制,容易引发继发感染或感冒。这也是有些人中暑后紧接着出现感冒症状的原因。
5、中暑后的恢复阶段
在中暑恢复期,身体仍在修复中,代谢率下降,产热能力减弱,此时也会出现怕冷的情况,类似于“病后体虚”。
中暑后怕冷并不是个例,而是身体在应激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预防和应对中暑,保护自身健康。夏日防暑,不仅要防热,更要警惕身体发出的“冷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