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高温天气里,中暑时有发生,除了常见的降温、补水等处理方法,一些人会想到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症状。位于上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是急救常用穴位。按摩时用拇指指甲掐按,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能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
夏季高温天气里,中暑时有发生,除了常见的降温、补水等处理方法,一些人会想到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症状。但具体该按哪些穴位,很多人并不清楚:中暑按什么穴位呢?
1.人中穴
位于上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是急救常用穴位。按摩时用拇指指甲掐按,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能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缓解中暑引起的意识模糊、头晕等症状。
2.合谷穴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每次1-3分钟,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的功效,可减轻中暑后的头痛、头晕。
3.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约2寸,两条筋之间。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适中,每次按揉1-2分钟,能宁心安神、缓解胸闷、恶心等不适。
4.太阳穴
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按太阳穴,顺时针或逆时针各揉按1分钟,可缓解头痛、头晕,提神醒脑。
1.仅适用于轻症中暑
按摩穴位主要适用于轻症中暑,如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较轻,意识清醒,能起到辅助缓解作用。若属于重症中暑,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抽搐等,按摩穴位无法替代专业治疗,需立即送医,以免延误病情。
2.控制按摩力度和时间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宜,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皮肤或皮下组织。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一般为1-3分钟,不要过长,以免引起不适。对皮肤薄弱或有伤口的部位,不宜进行按摩。
3.结合其他处理措施
按摩穴位不能单独作为中暑的唯一处理方法,需与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措施结合进行。例如,先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再进行穴位按摩,同时让患者饮用淡盐水,才能更好地缓解症状。
4.特殊人群谨慎按摩
孕妇、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血液病等疾病的人,中暑后按摩穴位需格外谨慎。孕妇按摩合谷穴等穴位可能引起不适,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需注意力度,血液病患者可能因按摩导致皮下出血,这类人群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或优先选择其他处理方式。
中暑时按摩人中穴、合谷穴等穴位能辅助缓解轻症症状,但需注意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且不能替代基础的降温、补水等处理。若症状严重,务必及时采取更有效的救治措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