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立秋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但地表和大气中的热量仍需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消散。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立秋后往往还会持续2到4周的高温天气。具体来说,北方地区一般在9月初就能明显感受到凉意。...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季开始。但很多人发现,立秋之后天气并没有立刻转凉,甚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那么,立秋后到底还能热多久?为什么“秋老虎”如此强势?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作息、饮食,做好养生准备。
立秋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但地表和大气中的热量仍需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消散。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立秋后往往还会持续2到4周的高温天气,这种现象俗称“秋老虎”。
具体来说,北方地区一般在9月初就能明显感受到凉意,而南方如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炎热可能持续到9月中下旬甚至更晚。
1.地表蓄热作用
夏季长期的阳光照射使地面、建筑物和土壤积累了大量热量,即使太阳直射点南移,这些热量也会缓慢释放,导致气温下降滞后。
2.副热带高压影响
立秋时节,副热带高压仍可能控制我国南方地区,带来晴朗、少雨、高温的天气,这也是“秋老虎”出现的主要原因。
3.湿度大,体感闷热
南方地区此时仍处于多雨季节,空气潮湿,人体排汗不易蒸发,造成闷热不适。
1.注意防暑降温
不要因为节气进入秋季就放松防暑。继续保持室内通风,适当使用空调,但避免过度贪凉,以防感冒。
2.饮食润燥为主
可多食银耳、百合、梨、藕、蜂蜜等润燥食物,同时减少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内热。
3.早晚添衣,预防温差
白天炎热,早晚温差加大,建议早晚适当穿衣,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注意腹部保暖。
4.适度运动,避免中暑
选择清晨或傍晚锻炼,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外出,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早晚明显凉爽、空气变得干燥、出汗后感觉凉意明显时,说明“秋老虎”正在减弱,真正的秋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