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立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且趋于干燥,人体需顺应这一变化进行调养,以减少秋燥等对身体的影响。做好立秋养生,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转换,维持健康状态。那么,立秋如何养生?立秋养生需结合自身体质,在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做出合理调整...
立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且趋于干燥,人体需顺应这一变化进行调养,以减少秋燥等对身体的影响。做好立秋养生,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转换,维持健康状态。那么,立秋如何养生?
1、起居调养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收敛,人体应调整作息,做到早睡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舒达,可缓解秋乏。同时,早晚温差增大,需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腹部和背部保暖,“春捂秋冻”需适度,体质虚弱者不宜过度受寒,以防感冒或肠胃不适。
2、饮食调理
立秋燥邪易伤肺津,饮食需以滋阴润燥为主,兼顾健脾。可多吃银耳、百合、梨等润燥食物,缓解皮肤干燥、口干等症状;脾胃弱的人适当吃山药、南瓜等健脾食材。遵循“少辛增酸”原则,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以避加重燥邪,增加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
3、运动锻炼
立秋后运动应顺应“收”的特点,选择散步、太极拳等平缓项目,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以防耗伤阳气和津液。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此时气温适宜,运动后及时补水,且不宜立即洗澡,防止寒湿入侵,运动量需循序渐进减少。
4、精神调摄
秋季易使人产生悲秋情绪,需注重收敛神气,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可通过欣赏秋景、读书等方式调节情绪,培养乐观心态,使精神内守,顺应秋季“藏”的规律,有助于维持脏腑功能稳定。
5、防护措施
立秋后空气干燥,需做好皮肤保湿,减少洗澡次数以防皮肤油脂流失;保持室内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秋季是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高发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处,增强免疫力以预防疾病。
立秋养生需结合自身体质,在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做出合理调整,顺应自然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秋季气候,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