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红豆性平味甘,能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是除湿气的常用食材。可将红豆与薏米同煮成粥,或单独煮红豆汤,煮时不加糖或少加糖,避免甜腻助湿。尤其适合湿气重伴随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的人群,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芡实性平味甘涩,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夏季多雨潮湿,或常吃生冷油腻食物,很多人会出现身体沉重、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湿气重的表现。不少人想知道:除湿气吃什么?通常选择具有健脾利湿、清热祛湿功效的食物,能帮助调节体内湿气。
1.红豆
红豆性平味甘,能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是除湿气的常用食材。可将红豆与薏米同煮成粥,或单独煮红豆汤,煮时不加糖或少加糖,避免甜腻助湿。尤其适合湿气重伴随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的人群,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
2.薏米
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的作用。但生薏米性偏凉,脾胃虚寒者可将其炒熟后再煮,降低寒性。除了与红豆搭配,还能和山药、茯苓一起煮粥,增强健脾效果,帮助改善因湿气重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问题。
3.冬瓜
冬瓜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且含水量高、热量低,适合湿气重且易上火的人群。可做冬瓜汤、清炒冬瓜,或用冬瓜皮煮水喝,能有效排出体内湿热,缓解皮肤出油、口干口苦等症状。
4.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能健脾利湿、宁心安神,药性温和,适合各类体质人群。可将茯苓打成粉加入粥中,或与莲子、百合一起煲汤,既能除湿,又能改善湿气重伴随的乏力、失眠等问题,长期食用还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湿气生成。
5.芡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尤其适合湿气重伴随白带增多、尿频的人群。可将芡实与大米同煮成粥,或与山药、莲子搭配做甜品,煮时需注意充分煮烂,避免不易消化,帮助调理脾胃、去除体内湿滞。
1.忌生冷食物
冰饮、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无法正常代谢水分,加重湿气堆积。即使夏季炎热,也应少吃生冷食物,可选择常温的瓜果,或加热后食用。
2.忌油腻食物
炸鸡、肥肉、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脾胃运化,进而导致湿气滞留。除湿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清蒸、水煮类食物,减少油脂摄入。
3.忌甜腻食物
蛋糕、奶茶、糖果等甜腻食物容易滋生湿热,导致体内湿气加重,还可能引发皮肤长痘、舌苔厚腻等问题。若想吃甜食,可选择少量原味酸奶、蒸南瓜等天然甜味食物,避免高糖加工食品。
4.忌过量饮酒
酒精性温且易生湿,过量饮酒会损伤脾胃和肝脏功能,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还可能加重湿热症状,如口苦、黄疸等。除湿期间应尽量不饮酒,若无法避免,需控制饮用量,且避免喝冰镇啤酒。
合理选择除湿食物并避开饮食禁忌,能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湿气。若湿气问题持续较久,建议结合运动、改善生活环境等方式综合调理,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