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2025-11-18  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冬季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每年这个时候,因心梗、脑梗突发送医的案例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调节能力下降,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其实,很多悲剧都可通过科学预防避免。冬天如何保护心血管?关键在于保暖、饮食、运动等。...

  冬季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每年这个时候,因心梗、脑梗突发送医的案例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调节能力下降,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其实,很多悲剧都可通过科学预防避免。冬天如何保护心血管?关键在于保暖、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定期管理五方面。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冬季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问题。尤其早晚温差大,晨起时段风险更高。因此,保护心血管不仅是慢性病患者的刚需,也是每个人冬季健康的“必修课”。

  1.防寒保暖,避开“冷刺激”

  低温是心血管的“头号敌人”。中医讲“寒主收引”,寒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建议外出时戴帽子、围巾,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清晨过早锻炼,最好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进行活动。室内也应保持适宜温度,避免忽冷忽热。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2.饮食清淡,多吃“护心食物”

  冬季进补要适度,避免过多摄入肥牛、肥羊等高脂食物,防止血脂飙升。应多选鱼类、虾类等优质蛋白,补充有助于生成一氧化氮的食物,帮助扩张血管。同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的食物:

  红色蔬果:西红柿(含番茄红素)、红薯(通便降脂)、红椒(富含维C);

  粗粮杂豆:玉米、薏米、燕麦;

  黏滑食材:木耳、海带,可辅助降低胆固醇;

  绿叶蔬菜:芹菜等高纤维菜,助控血压。

  火锅虽暖身,但配料咸、油脂多,建议少蘸油碟,多涮蔬菜,吃完多喝水反而不利,易致血容量骤增,高血压者尤需警惕。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3.适度运动,不剧烈、不空腹

  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但冬季不宜剧烈。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方式,每次30分钟左右为宜。切忌空腹或刚起床就出门锻炼,以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梗。

  4.戒烟限酒,减轻心脏负担

  吸烟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促进血栓形成;过量饮酒则抑制心肌收缩力。心血管病患者必须严格戒烟限酒,这是预防急性事件。

  5.规律用药,定期体检

  已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人群,切勿擅自停药或减量。冬季更应监测血压、血脂,按时服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五福心脑清软胶囊等具有心脑同治作用的药物,帮助稳定病情。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冬季不同人群的养生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冬季需重点保护头部、颈部和脚部,外出戴厚帽、围巾,穿保暖鞋;室内避免温差过大,适当开窗通风。饮食以温补为主,多吃山药、羊肉等,少吃生冷食物;每天进行15-20分钟温和散步,晒太阳补阳气,避免剧烈运动耗损体力。

  2.儿童

  儿童头部散热快,外出必戴柔软亲肤的保暖帽,穿防风保暖的衣物,避免耳朵、手脚暴露在外。饮食均衡搭配,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和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预防流感;户外活动选晴天中午,避免低温时段受凉。

  3.普通成年人

  成年人冬季需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睡眠,助力阳气潜藏;饮食少辛辣油腻,可适量喝姜枣茶、羊肉汤温补祛湿。工作间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久坐受寒;运动选快走、瑜伽等温和类型,出汗后及时擦干保暖,防止寒湿入侵引发不适。

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冬季护心,重在“稳”字——情绪稳、体温稳、血压稳、作息稳。只要做好保暖、吃对食物、合理运动、远离烟酒、坚持管理,就能平稳度过寒冬,让心脑血管真正“暖”起来。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