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花生作为“长寿果”,自古就被誉为养生佳品。它不仅味道香醇,更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是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零食。但你知道吗?吃花生也有讲究,吃错了可能伤身,吃对了才真能养生。那么,花生到底怎么吃最健康? ...
花生作为“长寿果”,自古就被誉为养生佳品。它不仅味道香醇,更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是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零食。但你知道吗?吃花生也有讲究,吃错了可能伤身,吃对了才真能养生。那么,花生到底怎么吃最健康?答案就藏在简单的烹饪方式和食用习惯里。
1.原味水煮花生
带壳花生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少量姜片煮30分钟,不加盐或仅放少许盐调味。水煮能最大程度保留花生的营养,避免油脂摄入,口感软糯,适合作为日常加餐,每次食用20-30克(约15-23颗)。

2.凉拌花生仁
花生仁煮熟后沥干水分,搭配黄瓜丁、胡萝卜丁,加少量生抽、香醋、蒜末凉拌。无额外油脂,清爽可口,能减少肠胃负担,同时搭配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合夏季或解腻时食用。
3.花生豆浆
将花生与黄豆按1:3比例浸泡6小时以上,加水打磨成浆后煮沸。保留花生的优质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口感香浓,易吸收,适合早餐饮用,每次200-300毫升,避免加糖。
4.烤花生(无油)
花生洗净沥干,平铺在烤盘上,180℃烤15-20分钟,烤至表面微黄即可,全程无油。保留花生的香脆口感,避免油炸带来的高油脂,作为零食每次不超过20克,解馋又健康。
5.花生煮粥
煮粥时加入10-15颗花生仁,与大米、小米等一同煮至软烂。花生的营养融入粥中,易咀嚼消化,适合老人、小孩及消化功能较弱者,能补充蛋白质与矿物质,增强饱腹感。

1.补充优质营养
花生富含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还含维生素E、叶酸及钾、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肌肉与器官功能,助力身体正常代谢,适合作为优质营养补充来源。
2.保护心血管健康
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含有的白藜芦醇、膳食纤维等成分,能减少血管硬化风险,对维护心血管健康有积极作用,适合中老年人群适量食用。
3.增强饱腹感,辅助控重
花生的蛋白质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食用后能增强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且消化吸收较慢,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能量供给。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适量食用,可辅助体重管理。

1.控制食用量
花生热量较高(每100克约567大卡),过量食用易导致热量超标,引发肥胖。健康人群每日食用量建议控制在20-30克(约15-23颗),减肥或血脂异常者需减少至10-15克,避免热量堆积。
2.特殊人群慎食
花生含较多脂肪,胆囊疾病、胰腺炎患者食用后可能加重消化负担,需谨慎;对花生过敏者会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绝对禁忌;痛风患者急性期需避免,缓解期可少量食用(每日不超过10克)。
3.避免高油高盐加工品
油炸花生、盐焗花生、花生酱等加工品,油脂与盐分含量高,长期食用易导致血压、血脂升高,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尽量选择原味、无添加的花生制品,减少加工过程中营养流失与有害物质摄入。

花生易受潮霉变,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务必密封保存,一旦发苦或变色,立即丢弃。每日建议摄入量为15–30克(约一小把),过量易导致消化不良或热量过剩。吃得对,才是真养生。从今天起,把油炸花生换成水煮带红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