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日照能促进大脑分泌血清素(调节情绪的关键神经递质),每天上午10点前或午后阳光温和时,到户外晒30分钟左右,穿戴保暖衣物避免受寒,光照不足时可借助全光谱灯辅助照射。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帮助稳定神经细胞膜。...
冬季日照缩短、气温骤降,人体生物钟易受干扰,神经递质分泌失衡,不少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精力减退、睡眠紊乱等表现,冬季抑郁症也随之进入高发期。
1.保证充足日照
日照能促进大脑分泌血清素(调节情绪的关键神经递质),每天上午10点前或午后阳光温和时,到户外晒30分钟左右,穿戴保暖衣物避免受寒,光照不足时可借助全光谱灯辅助照射。
2.调整饮食结构
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帮助稳定神经细胞膜;增加全谷物、坚果、瘦肉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参与神经递质合成;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蛋黄、乳制品,弥补冬季日照不足导致的合成减少。
3.坚持适度运动
选择快走、瑜伽、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内啡肽释放,改善情绪,还可增强体质,减少寒冷带来的躯体不适。

1.勿靠“甜食提神”
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骤升骤降,反而加重情绪波动和疲劳感。若想吃甜食,可选择苹果、蓝莓等低GI水果,补充维生素的同时避免血糖紊乱。
2.别因寒冷减少社交
孤独感会加剧抑郁情绪,即使天气寒冷,也应主动与亲友联系,参与轻松的社交活动,如线上聊天、小型聚会,通过情感联结缓解心理压力。
3.避免过度依赖褪黑素
部分人因睡眠差自行服用褪黑素,长期滥用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若睡眠问题持续,应先通过作息调整、环境优化改善,无效时咨询医生制定方案。

冬季抑郁症的预防需结合生理调节与心理关怀,选对科学方法并避开误区,才能在寒冷季节保持情绪稳定与身心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