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青少年及体质较弱的成年人中高发,尤其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其传染性较强,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肺部炎症加重。 ...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青少年及体质较弱的成年人中高发,尤其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其传染性较强,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肺部炎症加重,影响呼吸功能。了解其典型症状、规范治疗及科学护理,对快速康复很重要。
1.核心咳嗽症状
以刺激性干咳为首发表现,初期无痰或少量白痰,随病情进展咳嗽逐渐加剧,呈顽固性阵发性发作,夜间、晨起或活动后更明显,部分患者咳嗽可持续2-4周,严重时影响睡眠与进食,甚至引发胸痛。

2.发热相关表现
多为中低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持续1-3周不退,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39℃以上);发热时常伴随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儿童可能因发热出现烦躁、哭闹、精神萎靡等情况。
3.呼吸道伴随症状
咳嗽剧烈时可出现咽痛、咽干、咽喉异物感,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情进展后,肺部炎症加重,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活动后缺氧表现更明显。
4.儿童特殊症状
儿童患者症状更典型,除剧烈咳嗽外,可能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部分低龄儿童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易因高热引发惊厥,需重点警惕。

5.并发症相关症状
若感染未控制,可能引发胸腔积液,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加重;少数患者会出现肺外并发症,如中耳炎(耳痛、耳鸣)、心肌炎(心慌、乏力)、皮疹等,提示病情已累及其他器官。
1.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成人按体重给药,疗程5-7天,儿童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避免擅自增减药量;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禁用),确保药物覆盖病原体。

2.对症支持治疗
干咳剧烈影响休息时,可选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痰多者优先使用氨溴索等祛痰药,帮助痰液排出,避免镇咳与祛痰药盲目联用;发热超38.5℃时,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3.日常护理要点
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活动量,避免劳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呼吸道湿润;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辛辣、油腻、过甜食物。
4.防护与复查注意
治疗期间居家隔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症状持续1周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复查胸片、血常规,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支原体肺炎虽初期症状不典型,但凭借“顽固性干咳+长期发热”的核心表现可初步识别,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以针对性抗感染为主,配合对症护理,多数患者1-2周可康复,预后良好。日常需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增强体质,减少感染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发展为重症肺炎,守护呼吸道健康。